058:發表作品(1 / 3)

姚柔躺在床上,一邊跟申小蓮聊天,一邊翻看著《打工天地》雜誌,這本由南海文藝出版社主辦的一本專門為外來打工者提供精神食糧、維權找工的書刊。內麵的內容除了一些政策性文章和一些民間故事外,還為一些在外打工的文學愛好者提供才華的機會,內麵包括新聞、故事、散文、詩歌及招聘信息。市場對象也是外來打工者,是打工者最喜愛的一本綜合性刊物。

突然,姚柔的目光在雜誌中的《新芽新苑》欄目中停留了許久,明眸中顯出幾分詫異,又有幾分喜悅,口中還念叨著:“這怎麼可能呢?難道這個人和我心靈相通,怎麼和我那天傍晚填的那首詞一模一樣呢?竟然還一個字都不差,真是奇怪。”

鍾彩霞還在當班,身邊隻有申小蓮也在翻看著報紙,她聽姚柔在說話,又不像是對她說,感覺是自言自語,就轉臉問道:“小姚,你說什麼呀?一個人自顧自地念叨著。”

“小申,你看這裏,這個叫‘柔情似水’的人填的一首反映工廠加班的詞,怎麼和我那天加班到天亮時填的詞一模一樣?咦,這個筆名怎麼也有一個‘柔’字,難道這個世界上真出現了一個和我心靈相通之人,難道老天給我送來了一個孿生姐妹,你說有這種可能嗎?”姚柔聽申小蓮問她,也轉過臉向她解釋。

說完,姚柔使勁猜想,或許真有這麼一個妹妹,是父親和後來的妻子生育的,但著也不可能呀,父親在南海可是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是豪門世家呀,從這樣豪門家裏出生千金,怎麼會在環境惡劣的工廠打工呢?

如果真有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也一定受過良好的教育,能寫詩作賦是有可能的,但一定不會去寫一些打工者底層環境的作品,象她那樣,如果還是在南江前景傳媒擔任中層管理職務,也無法寫出這樣符合意境的作品來。

那這個柔情似水又是誰呢?

是母親那邊的親戚?

這也有些牽強呀,外公外婆就是生母親一個,親戚都是遠房,不可能有和自己心意相通的表妹呀。

還真是猜不透其中奧秘。

難道是工廠裏麵哪個同事將自己的作品偷偷拿去發表啦?

有這個可能,但讓姚柔想不通的是,怎麼會用柔情似水這個筆名呢?

申小蓮從自己的床上爬過來,順著姚柔所指的那個豆腐塊望去,看見那首《如夢令.趕貨》的詞,作者果然叫“柔情似水”,再看那首詞,申小蓮不禁脫口念道:“老板心急火燎,進門大喊大叫,一紙催貨單,主管苦臉訕笑,壞了,壞了,又要一夜通宵。”念完就哈哈大笑起來,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申小蓮邊抽出紙巾擦拭眼淚邊說姚柔:“小姚,虧你想得出來,幾行字就把我們老板的性格,張明霞的表情,員工們的心情都寫出來了,活脫脫的一副百人眾生相的人物畫,哎呀,笑死我了,你真有才。”

“這發表的詞不是我寄出的,但我確實填了一首和這一模一樣的詞,一個字都不差,但不知丟到哪裏去了。”姚柔放下雜誌,回憶起那天加班時,自己在記錄卡上填詞時的情景,努力回想著那張紙被弄到哪裏去了。

“小姚,不會是我們廠裏的某個人給拿走了,就以‘柔情似水’的筆名寄給了雜誌社吧?”申小蓮見姚柔在努力回憶那紙條的去向,就猜想這個情況,以供姚柔回憶參考,“要不能怎麼會一字不差呢?並且你的原稿也不是不見了嗎,很有這個可能嘞,你仔細想想吧。”

“不會吧,我剛才也想過這事,但有誰會管這個閑事呢?就是某個人冒充自己的東西拿去發表,這幾個字也掙不到幾個錢啦,我看不像是誰拿了我的稿子去投稿。”姚柔又重新拿起雜誌,再次翻看《新芽新苑》欄目的《如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