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大難未死(1 / 3)

序曲“未卜先知”

公元194年,漢曆初平四年,夏四月末。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從黃巾起義一直鬧到董卓之亂,黃河中、上遊的中原地區都已經荒亂得不成個樣子。但是在這亂世當中也有相對來說比較安定的地方,比如陶謙治理的徐州。

此刻的徐州城門那裏往來的人群川流不息,多多少少的映證出徐州的一些富庶與繁華,就是那些個懶洋洋的靠在門牆上的守門士卒有點不太象話。

“喂,站住,幹什麼的?”總算還有個有點精神的士卒,衝著一個年青人喝問道。

這個年青人微微楞了一下,環視了一眼周身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便好奇的向發話的士卒拱手問道:“這位軍爺,喚住小人是有何事?”

士卒走到年青人的近前,上上下下的仔細打晾起年青人來。這年青人相貌平平,身上穿的也隻是一身粗布衣服,腳下是一雙稍顯破爛但依舊結實的草鞋。推著一輛裝滿了木柴的獨輪木車,腰間也別著一把還算鋒利的砍柴斧。從裝束上來看是個標準的樵夫,隻是這士卒怎麼看這年青人怎麼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又打晾了一會兒,士卒猛的一拍腦門喝道:“你這小子的頭發怎麼這麼短?是不是戴罪之人潛逃至此?”

年青人啞然失笑,指著自己短短的頭發道:“軍爺,我也不想這樣的啊!我是那天砍柴的時候碰上了山火,把我的頭發都給燒掉了。您不信啊?看看這兒。”說著捋起了衣袖,指著手臂上的幾處傷疤道:“這還有當時留下來的燒傷那。”

士卒將信將疑的看了幾眼,又問道:“你來徐州城幹什麼?”

年青人再次啞然,指指車上的木柴道:“來賣柴好換點糧米度日啊。”

士卒也有明白自己問了個很白癡的問題,伸手抓了幾下頭皮呼喝道:“行了行了沒事了,進城去吧。”

年青人又拱了拱手:“謝謝軍爺。”

抬腿欲行,忽然城內傳來了陣陣馬嘶聲,一匹快馬傳令兵趕到城門前高聲喊道:“截住人群,喝令百姓退至道旁!陶太守要親送曹太尉一家出城!”

這一聲令下,原本懶懶散散的守門士卒頓時忙碌了起來,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把百姓們驅趕到一邊,那年青人自然也在被驅趕的百姓之中。過不多時,城中有數千兵馬與眾多的家仆擁著幾十輛大小車輛緩緩的出城而去。從車輛的裝飾上來看,其主人顯然是大富大貴之人。

等到這些兵馬車輛去遠,城門的交通恢複,年青人卻皺起了眉頭,心中暗道:“曹太尉?應該就是曹操他老子曹嵩吧?反正我是實在想不出除了曹嵩之外還有哪個能讓陶謙親自出城送行的……糟了,這幾天沒來賣柴,想不到曹嵩已經到了徐州……徐州要出事了!”

――――――

日落西山,一處離徐州城約有四、五十裏的小村落。

那徐州城門前被守門士卒攔下的短發青年此刻正推著獨輪車在往小村落趕。可能是幾十裏路的走下來確實很累,年青人離小村落還有個一裏來地卻實在是有些走不動了,正好道旁有片樹陰,年青人便把獨輪車推至樹陰下,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直揉肩膀,嘴裏咕噥道:“靠靠靠!這麼遠的路,走得腳都快起泡了!nnd,有輛小貨車多好……對了,我不會開車。唉,有輛三輪車都行啊!這木製獨輪車推得人累死了!”

小貨車?三輪車?這並不是東漢時期應該有的東西吧?那為什麼會在這個年青人的口中說出來?

年青人靠到了樹幹上輕輕喘息,忽然抬頭望了望天,左手的食指頂到了眉心,右臂卻高高的舉起,口中默念道:“呼叫雪莉,呼叫雪莉!收到請回話,收到請回話!!”

也不知他發神經一般的默念了多久,高舉的右臂直舉到手臂發酸時終於無可奈何的垂了下來。重重的歎了口氣低垂下頭,雙手在腦後亂抓一氣,沮喪之極的道:“好好的怎麼會變成這樣啊!?我不想穿越的啊!我一沒武力、二沒智謀、三沒統率、四沒……反正我什麼都沒,在這個時代我根本就什麼都不是!”原來他是傳說中的時空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