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火把即將用盡,顧瑾通過自身領頭的速度估計,一行人最少也已經走出了三十五裏以上,將近四十裏的樣子。
這個速度已經很不錯了,後世馬拉鬆全程四十二公裏,一般參與者平均成績也在四個小時左右,也就是兩個時辰。而顧瑾等一夥人,在黑夜中的山林中,還都是些十多歲的孩子,兩個時辰能走出近四十裏,的確是用盡全力了。
一行人又走出了百來米,找到一條山穀間的小溪,在溪旁小小空地上安頓下來。
顧瑾讓跟在身後的那娃娃臉少年點燃手中最後火把,又令帶著柴矢的學子就地開始搭建篝火。
搭了兩堆篝火後,眾人再就著火光於周圍不遠林子裏折些枯木、砍些枯枝,保證這篝火能燃上一夜。
好一陣子功夫之後,大家總算忙完,二十二人在溪邊用手捧著飲了水後,終於圍著兩堆篝火坐下休息等待天明。
十月初的月亮彎似雕弓,雖無雲霧遮擋,也很是幽暗。
顧瑾手上拾著木枝,挑動篝火,維持火勢以免熄滅,周遭安靜,大夥都已休息,一番折騰下來即使腹中空空,也顧不得要先睡覺了。
為以防萬一,顧瑾將二十二人分為四組,由他和徐廷安、林堰、劉琥四人組分別帶著,輪流休息,每組值班半個時辰,保證必須要有一組人醒著。
他是最後一組,剛剛才被林堰叫了起來。
如今自己一行人倒是基本上沒有性命之憂了,隻要等天一拂曉,繼續向西走兩三個時辰便可進入太平府地界。
從兩天前重生醒來到如今,一路上戰戰兢兢、驚心動魄,這下子突然得到了自由,他總算可以有時間整理思緒,細細地思量自己和這個陌生世界了。
從他腦袋裏那些散漫的記憶中,大致可以拚建出一個一個時代的大體麵貌。
這條截然不同的世界線起源於漢末三國,曹魏文帝曹丕比曆史上活得長些,撐到了諸葛武侯餘力用盡之時,在自己生前就為入蜀伐吳之事奠定了基礎,沒有給司馬氏可乘之機。而繼任者曹叡自然也就比曆史上年長些,沒有像曆史上那般英年早逝,在自己任上完成了入蜀之功,並平穩交接了權力。
雖然這個時空裏曹魏也沒有堅持太久,統一後不到五十年就走向崩亂,中原還是沒有逃脫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曆史趨勢。但依然極大的改變了曆史進程,在南北朝統一之後,代替了後世曆史上隋唐地位的是一個叫“大乾”的新大一統王朝。
大乾這個稱號和後世元朝一樣,不同於以前以古代地方諸侯國名稱命名自己,而是取自《周易》乾卦卦辭。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不過區別在於後世元朝取的是“元”,而這個朝代則取了“乾”。
乾朝顯然也沒有逃脫曆史潮流的束縛,在土地兼並的封建魔咒下,世兵製瓦解,財政問題突出。同樣如後世唐朝那般走向了崩裂與割據,曆23帝,享國305年。
至於自己所在的大離朝則又是大乾滅亡近七十年後的事了,本朝國姓周,高祖本為地方豪強子弟,於乾亡中原交替之際起於河東(今天山西南部一帶),經十九年,遂定天下。以前朝國號“乾”五行屬金,按照自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創始,在漢代成為重要理論的“五德終始說”,因火克金,故定國號為離(八卦中離卦屬火)
而到如今,離朝已然經曆十三位皇帝,度過約兩百年了。
土地、財政、兵製、黨政、冗官、宗室……
很多封建王朝中晚年慢性病如同附骨之疽般,開始一點點蝕咬著帝國龐大的軀體。
內部的腐朽往往會先從外部的矛盾中顯現出來。
從二十年前的湖廣、江西民亂,到近些年的嶺南夷亂、西北羌亂,還有最重要的東胡、北狄四族的統一。
這些看起來好像隻是王朝邊患,而實際上卻為中央政權對地方與邊境失去控製與威懾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