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佳人難得(1 / 3)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都還沒有撤走,李儉裝模作樣的來到它們麵前,拿起毛筆開始醞釀。

眼看要進入正題,大殿的眾人議論聲也小了起來,急切的想知道這位鮮少露麵的三皇子是否也能像他的兄長一樣,一鳴驚人。

村長劉老漢第一次覺得坐在外圍是如此的不方便,年紀大了以後,不免有些頭昏眼花,即便是伸長了脖子,也看不清具體的狀況,好在之前周圍有人看到他和三皇子相談甚歡,似是舊識,雖不明白天潢貴胄和平頭百姓是怎麼摻和在一起的,卻不妨礙他們做個順水人情,繪聲繪色的給劉老頭傳遞著消息。

對於身邊這些人態度上的轉變,雖然有些受寵若驚,劉老頭卻是知道,自己是沾那位貴人的光,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莫不如是!

該背什麼詩,李儉心裏已經有了個雛形,可這潑墨卻是讓他有些犯難,自己的德行自己知道,可不敢丟人現眼!

眼睛掃視了一圈周圍的人,李儉微微一笑,心裏就有了計較!

“母後,不如您幫孩兒代筆吧,以前就聽說您年輕時就跟著叔爺學習書法,早就登堂入室,可卻從來沒有見過,不如趁這個機會,讓兒子見識一番?”

“儉兒有此意,當娘的滿足你,我也許久沒有舞文弄墨,倒是有些想念了!”

魏雪衣也沒多想,能在自己孩子麵前表現一把,不是什麼壞事,而且小兒子好不容易求著自己,可不能讓他失望!

萬事俱備,李儉也放鬆下來,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下情緒,感受著大殿眾人期待的目光,不自覺的露出意味難明的笑容,各位,我要開始炸街了,你們接住了!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婉轉舒緩的淺吟低唱,讓人感覺不到絲毫的不適,短短的三十三個字,李儉沒有絲毫的停頓,而在他念完的同時,母後竟然也放下了毛筆,娟然小楷躍於紙上,筆畫飽滿,幹淨利落,字字精致,氣韻天成,給人一種整齊劃一的美感!

“好好,當浮一大白!起句平平,對“佳人”的誇讚開門見山,一無渲染鋪墊。但其意蘊,卻非同凡俗。南國秀麗,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豔嫵媚;北國蒼莽,其仕女多雪膚冰姿、妝淡情深,林仙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的確配得上絕世而獨立!”

大殿裏已經有人開始忍不住附和了!

“出語誇張,欲揚故抑。三皇子將林仙子詠讚為冠絕當代而獨此一人,其美貌的程度竟至看她一眼城邦就會傾覆,再看她一眼國家就會淪亡,的確是奇思妙想,讓人浮想聯翩!”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皇子殿下是同道中人啊!”

有癡情才子滿懷感慨,大有一種覓知音的感覺,愈是強調佳人之不可近,便愈見其美;而愈是惋惜佳人之難得,就愈能促人趕快去獲取!

“此詩隻是詠歎了佳人的無雙而不作具體描繪,這就勢必使佳人的形象成為神秘誘人的空白,從而激發起賞詩者對她的神往、想象和渴念之情,恭喜林仙子,此詩一出,天下第一美人之名,非你莫屬了!”

林仙兒哪裏聽得清別人的話?心裏一直默念著詩句,時不時的看向李儉,忽然覺得他行為瀟灑,落落大方,岩岩若孤鬆之獨立,巍峨若玉山之將崩,以前怎麼完全沒有聽說過過這位皇子殿下呢?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作仿古的引經據典,前朝有詩壇大家名作流傳千古,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原以為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沒想到三皇子卻給了我們一個驚喜!

真是匪夷所思啊!但如果不是這樣誇張,又何以顯出這位佳人驚世駭俗的美好風姿?而正因為這風姿美得令人生畏,才更讓人心馳神往、倍加牽懷。如果美好的事物都那麼可近而易得,恐怕就沒有這樣攝人心魄的吸引力了。這不就是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有老學究一邊喝酒,一邊感慨!

就連坐在外圍的劉老頭都在眉飛色舞,一直和別人炫耀著著自己和那位貴人可是切磋過學問的!

“儉兒還真是給了我一個驚喜,之前那些禦醫竟然胡說八道,還說我兒可能有失魂症,所以才不願和人親近,沾染人氣,簡直不知所謂,看樣子以後的整治他們一下了!”

看著大殿嘈雜起來,氣氛越來越歡樂,基本全是讚歎之語,皇帝心裏也鬆了一口氣,時不時的舉杯邀請眾人暢飲,紅光滿麵!

“三皇子的確有些急智,三言兩語就能做出一首詩來,讓老夫都心生向往,自歎不如啊,看樣子這些年的確沒放下課業,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希望你以後也能好生學習,不忘初心!”

別人隻是讚歎,覺得三皇子才華橫溢仿佛本該如此,可魏鬆卻是另一種心情,珠玉在前,瓦石難當,三皇子之前一直生活在兄長們的陰影下,毫無出彩可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原以為他會一直孤寂下去,沒想到也能走出來,好事,好事啊!

“三皇子的這首詩,以簡勝繁,以虛生實,完全可以流傳千古了,小生自知創作不出同樣的作品,不過卻有個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台下,翰林學子的方向,一個人突兀的站了出來,朝著李儉高聲問道。

台下的人還沒什麼感覺,以為這人隻是仰慕皇子的詩才,想要解疑答惑,請教學問,翰林學子嘛,都是一根筋,總覺得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哪裏會輕易服人?

可第二層平台上的六部官吏,朝堂重臣們卻立馬嗅出了其他意思,眼神不時地看向正在觀賞母親墨寶的大皇子。

魏鬆眉頭一皺,卻沒多說什麼,隻是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看向李儉,倒是想知道這小子會如何應付!

李儉也是心思細膩的人,察覺到些許貓膩,不過卻並不在意,看了眼神色如常的皇兄後,就下定了決心,既然有人想把臉送過來讓自己抽,何樂而不為?

“我說不當問,你就不會問了麼?”

麵對那人的挑釁,李儉頗為雲淡風輕,你要是扯別的什麼著經釋文,訓義經典,我隻能舉白旗投降,可論做詩,你有我臉皮厚,敢一字不改的偷詩?前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會怕你一個小小的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