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農村沒有電,除非是有月亮,一到晚上到處都是烏漆嘛黑一片,無盡的黑夜讓人產生很多恐懼與聯想。
作者的村子比較大,分前後三道街,前街和後街大都是小胡同連接,逼仄、幽深、黑暗的小胡同往往有很多傳說。
前街二奶家的院子就在一個小胡同的深處,傳說就在二奶家的外牆有一個“布袋精”。
但凡黑夜裏有人打哪兒過,常會發現一個大布口袋靠在牆角。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不乏見財起意之人,老人們講起誰家二大爺的什麼遠房表親某某某看了左右四下無人,欣喜的扛起袋子就走,越走肩膀上越沉,越走越沉……最後被壓趴下什麼都不知道了,被人發現時躺在野地的墳圈子裏,累的腰酸背痛四肢酸軟,算是受到了懲罰。
不同的老人講起來,受懲罰的也是不同的人,但每一個人說的時候都如數家珍。
後來版本有了進一步的演繹。
這種邪乎事傳的多了,膽小的人晚上都盡可能避開那兒,膽子大的人卻想見識見識。
話說村裏二大膽從小天不怕地不怕,這一天夜裏還真就在二奶家屋子外牆角處碰上了布袋精:一個粗大、鼓囊囊的布口袋豎在那兒,布袋口用繩子係著,看不到裏麵裝的是什麼東西……二大膽穩穩心神,一邊緊抽幾口旱煙袋,一邊做出自言自語的樣子:這是誰家口袋忘這兒了?這麼大,裝的啥糧食啊?伸手去解綁口的繩子,繩子解開也不去往袋子裏看,順手就把燒的滾燙的旱煙袋鍋子杵了進去……
講到這裏,老人們往往精神一震:就聽到不知道那兒發出來的一聲慘叫,一個看不清是個什麼東西的黑影帶著一路火星逃跑了,自打那兒以後,布袋精再沒有出現過!
我的大兒子小時候跟爺爺在老家住,剛學會說話就跟著老人繪聲繪色的講這個故事“……一溜火星就跑了……”逗的人捧腹不止。
和這個故事寓意相同的還有一個“千年黑萬年白”傳說。
說的是某某人走夜路,半道上忽然在漫天野地看到兩隻兔子,一隻黑色一隻白色,跳來跳去,某某人開心的去逮,可怎麼也抓不住,兔子還越來越多……直到傳來雞叫,天光泛白,兔子一下子消失不見了,逮兔子的才發現自己一直在墳圈子裏打轉。
八十年代初,我們那兒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製,家家都忙了起來,生產隊的牲口也分到了各家各戶,牲口棚作為“閑話中心”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後來通了電,有了電視機,這類故事就更加沒有了生長的土地。
也仿佛是在兮忽之間,兒子已經上了大學一年級,“講古”的老人很多已故去。
一個時代就此過去。
頭上一腳腚上一腳,下一個章節講我自己的親曆。
還有一點必須明說,寫這些東西絕對不是宣傳封建迷信,隻是記錄蒙昧的時代和紀念懵懂無知的童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