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戰篇第1章(1 / 2)

“唉,假如我們家當年買房子的時候狠一狠心,貸兩萬塊錢就好了,現在就能多一個房間了。”

袁品香看著家裏這區區四十平米的局促空間,又一次發出了這樣的感歎。

眼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馬上就要和爸爸一樣高了,可是至今還是沒有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

陳大偉每天做作業、玩電腦的時候,爸媽免不了在他身後走來走去,總有諸多不便。

眼下住的這套房子是家裏掏空了全部的積蓄,還問親朋好友借了許多錢買的,為的是能夠稍微改善一下老弄堂的居住條件。

2000年左右的房價隻有幾千塊一平,跟如今比起來簡直像是白撿一樣。

可這個價錢在當時,對於陳大偉的父母來說也是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是一個雙職工家庭,爸爸每個月的工資是不到一千塊,媽媽的工資才剛剛過五百。

一口氣拿出十三萬,在閘北區邊緣買一套四十多平米的小房子,是陳家當時財力的極限。

可是後來的變化卻有些出乎意料,因為魔都的趕上一輪快速發展周期的風口,無論是工資還是物價全都進入了快速上漲的時代。

當時那比看上去令人望而卻步的兩萬塊錢貸款,放到現在來看簡直就像是蚊子咬了一口而已。

可就是因為這樣的顧慮,使得陳家的房子縮水了整整一個房間。

抱怨過後總免不了爭吵,陳大偉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景,他的耳朵總是能夠自動過濾掉環境的嘈雜。

躺在一張小小的硬板床上胡思亂想,旁邊還堆疊著一些不和時令的衣服和被子,隻有這個逼仄的空間才是專屬於小阿偉的。

“唉,如果我們家當初買房子的時候狠一狠心……不,如果當初是我來做決策的話……”

思緒中的時間回到1990年,那是華國a股元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成立開業,當時的股票隻有八支。

十六歲的陳大偉蹲在父親的單位門口,隻為了能夠將這個重要的消息告訴他。

終於到了下班的時間,陳覺銘從裏麵走了出來,陳大偉上前一把抓住他,下意識地喊了句:“爸爸。”

周圍的同事都笑了,陳覺銘也笑了:“小同誌,你找錯人了吧,我才剛剛結婚,根本沒有孩子呢。”

旁邊一位年長的人看起來是個領導:“小陳啊,幸虧這孩子已經十多歲了,跟你的年齡配不上。要是隻有三五歲的話,你可就解釋不清楚咯。”

所有人都發出一陣哄笑聲,陳大偉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隻能改口說:“叔叔,你到這邊來,我有事跟你說。”

陳覺銘實在推脫不開,隻能跟著陳大偉一起到旁邊去了。

陳大偉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叔叔,你拿點錢出來,我們去炒股票吧。”

陳覺銘頓時心思一動,可他看看眼前這個孩子,立刻又恢複了冷靜:“小孩子說什麼?回去好好學習去,別成天瞎想。”

陳大偉哪肯放棄,仍然揪著陳覺銘不撒手:“明天上交所就要開市了,裏麵有八支股票,隨便買一個就能漲,保證能讓你的錢翻好幾倍。”

陳覺銘終究是甩開了陳大偉,踏上了回家的路,可他的心思已經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