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1 / 3)

沈夏來知道, 對於結婚多年沒有懷孕這件事,淑文姐一直是心裏有愧的。

在沈夏來看來,婚後夫妻沒有孩子, 還不一定是誰的問題呢。但大部分人都覺得, 女人就是生孩子的, 那生不出孩子,就是女人的問題。

淑文姐結婚已經十來年了, 可能因為一直沒孩子,他們夫妻感情早一步一步的變淡了。但這個變淡不是一時之間的,而是緩慢的, 無知無覺的,所以有時那個姚為民的行為明明已經是冷暴力, 但淑文姐都沒有意識到。

月娥嬸子氣的夠嗆,她握著沈夏來的手:“小沈, 謝謝你和嬸子說這些, 謝謝你為你淑文姐操心。”

沈夏來也沒有再追問月娥嬸子有什麼打算。

當天晚上,月娥嬸子陪淑文姐, 沈夏來住在了月娥嬸子屋裏。

第二天一早,沈夏來去食堂打好飯,陪著淑文姐吃。

淑文姐應該哭了很久, 眼睛都紅腫了, 臉色蒼白,整個人頹唐的很。

沈夏來也不敢多說,不敢多問, 先去看了看康康, 康康剛吃了奶, 又甜甜的睡著了。

這時, 淑文姐突然說:“夏來,你把我生產那天發生的事情,再說一遍。”

沈夏來如實說了:“那天,月娥嬸子著急去醫院陪你,讓我找馮廠長給市木材廠打電話,電話打過去,對麵說姐夫今天輪休,不在廠子裏……最後,我在那個小劉的家裏找到了姐夫。”

“我就說,他怎麼那麼晚才回來,我當時還想,是不是路上遇到什麼事了,他是不是出什麼事了。我一邊生著孩子一邊想著,我隻有他和我媽這兩個家人了。如果我生孩子的時候出了事,求他看在夫妻一場的份上,看在孩子的份上,能多照顧照顧我媽。”

李淑文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如果我沒了,他肯定會再婚的,孩子這麼小,不記事,後媽養著,也和親生的一樣了。如果人家不願意,那就把這個孩子交給我媽,如果我沒了,能好好養著這孩子的,也隻有我媽了。”

沈夏來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她沒有想到,淑文姐那麼焦慮,不隻是焦慮孩子,焦慮夫妻關係,還焦慮她自己。

李淑文站起身來,打開櫃子,拿出一個本子,翻開,遞給沈夏來:“這上麵的女的,是那個小劉嗎?”

沈夏來仔細一看,這是一張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報道,新聞內容正是木材廠工人受傷癱瘓,妻子不離不棄。

配的照片,是一個女人照顧著躺在床上的男人,而那個女人,就是沈夏來那天見到的小劉。

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姚為民。

“姐,是她。”

李淑文看著報紙,沒再說話。

她翻著手裏的本子,這本子上,貼著的都是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報道,而這些報道的作者,無一例外,都是姚為民。

李淑文默默的流著淚,很多事情都可以解釋,但姚為民明明輪休,明明知道她的產期就在這幾天,可沒有回來,這事兒沒法解釋。

如果夏來沒有親自去找姚為民,那他什麼時候才會回來呢。

是在那個小劉家吃了午飯,再吃了晚飯,七八點回來廠子,得知她要生孩子,可那時候已經沒有回縣裏的公交了,然後第二天再回來麼?

姚為民一直不是個能吃苦的人,這點李淑文一直很清楚。

如果自己生產出了意外…如果自己生產真的出了意外,這樣的姚為民,真的能靠得住麼。

還有馮叔,馮叔說的那些話,和姚為民那些工友們的傳言,都說明姚為民格外的照顧那個小劉。

如果他們真的沒有過界,又怎麼會傳出這樣的話來。

沈夏來小心翼翼的說:“姐,我可以再看一下那個本子麼?”

李淑文擦擦眼淚,把本子遞給了沈夏來。

沈夏來隻看姚為民給小劉寫的那幾篇報道,然後找到她剛才注意到的地方:“淑文姐,還有一件事,大概四五個月前,陸江南撞到過姐夫買二手的女式自行車,我也在小劉家裏見到了一輛女式自行車。這報道裏說了,小劉夫妻很貧困,小劉丈夫治病很費錢。即便是木材廠給了錢,工人們也捐了款。但在丈夫癱瘓,失去勞動力的情況下,家裏孩子還很年幼,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即便有積蓄,有廠子裏出的錢,我也並不覺得小劉會花錢去買一輛自行車。”

沈夏來頓了頓,又說:“這些都是我瞎猜的,這自行車也可能是小劉自己出的錢。”

李淑文苦笑一聲,突然問沈夏來:“夏來,你說,如果我和姚為民離婚了,康康她會怨我麼,會恨我害得她沒有爸爸麼?”

沈夏來也不能做什麼擔保,隻說:“我覺得母親對女兒的心意,和女兒對母親的心意,都是一樣的。我隻是打個比方,我知道伯伯是烈士,就是打個比方。如果月娥嬸子遇到這樣的事情,淑文姐你作為女兒,希望她怎麼做。如果康康將來長大了,遇到這樣的事情,淑文姐你作為母親,又希望她怎麼做。”

沈夏來把本子放桌子上:“而且,康康怎麼想,是將來的事情。如果康康知道,淑文姐你在做一些選擇的時候,因為她的原因,做出違背你自己內心的決定,她也不會開心的。”

李淑文靜靜地坐著,沒再說什麼。

吃了飯,李淑文讓沈夏來幫忙看孩子,自己去找馮廠長了。

也不知道淑文姐到底是什麼打算,之後姚為民再回來時,兩人相處還和之前一樣。

沈夏來並不覺得淑文姐會就這麼算了,她是在考慮,收拾一頓姚為民然後繼續過下去,還是收拾一頓姚為民,然後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