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幅畫麵(上)(1 / 1)

奇園村位於粵、贛兩省交彙的地方,隸屬粵北山區,曆史上曾發揮過非常重要的軍事功能。據村裏老一輩的人說,上世紀紅軍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的軍隊都曾以此為據點,與國民黨的軍隊打過好幾次仗。不過,如今的奇園村和中國南方大部分偏僻山區的村子差不多,沒什麼特別吸引人的東西或分外鮮明的特色能讓人住過不舍,聽過不忘。除了村名,奇園。奇園這個名字具體怎麼來的,無從考究,包括村裏最老的老人也說不清楚。我們在這裏介紹它,因為它是我們小說主人公林雨出生、成長的地方。

和廣東大部分地區不一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奇園村人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以及氣候變化都更接近湖南、江西一帶。比如,他們都喜歡吃香辣味重的食物,他們都具有刻苦耐勞的精神,他們都延續著一日三餐(其中的早餐也是正餐,也吃主食米飯)的習慣。奇園村的四季也很分明,春、夏、秋、冬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樣明顯。而典型的廣東人都知道,廣東大部分地區的四季是比較模糊的,春天跟夏天沒什麼兩樣,夏天跟秋天也沒有很大的區別。偶爾的幾個冷天,就像一個身強力壯的人偶爾的感冒一樣,很快就過去了。在奇園村滿目蒼涼白雪遍地的時候,廣東的大部分地區卻溫暖如春鮮花遍野。這使得出門在外的奇園村人,常常在外省人跟前以廣東人自居,又常常在典型的廣東人跟前以見過真正的白雪自誇。也使得奇園村人無論在外省還是在珠江三角洲,都占有一定的語言優勢。奇園村人是講客家話的,他們學起粵語來,要比外省來的人容易;學起國語來,又比講粵語的廣東人來得容易。這本來是很好的事,然而,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主人公林雨卻對自己的出生地很不喜歡。對與自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們很不喜歡,對給了自己生命的親人也很不喜歡。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我們繼續來說奇園村。

奇園村是一個富饒美麗的村莊,土地富含多種礦物質,非常肥沃,村人們自耕自種自給自足,隻要不是戰亂或什麼特別的年代,是無須為衣食住行發愁的。這裏的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花生、大豆,主要經濟作物有黃煙、銀杏、田七。曾經幾次作為縣城乃至省裏的黃煙重點生產基地之一。

成年後的林雨,由於常年離家在外的緣故,對家鄉奇園村的印象漸漸模糊,惟有兩幅畫麵是怎麼也忘不了的。

一幅是夏曆四五月間的。農作物生長的繁茂期。一畦畦濃綠闊大如芭蕉似的煙葉。一片片於匍匐在地的深綠枝莖上開滿星星點點黃色小花的花生。一圈圈圍繞方塊土結滿如兩隻手指那麼長大果實的黃豆或豌豆,一樹樹像燈籠似的的青色、黃色或紅色的辣椒。還有一塊塊半青半黃的水稻,各色各樣的青菜,如紫色的茄子、墨綠的青瓜、嫩綠的小白菜、淡綠的芽菜等等。所有這些,使置身其中的人仿佛掉進了以綠色為主調的多彩海洋,深淺不一濃淡相間的綠成了奇園村的底色和背景,這個背景就像神筆馬良揮手畫下的畫,帶給奇園村人無限的生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