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東西兩頭大軍進攻,北麵牽製,董卓必當分兵應付。到時我東西兩路大軍則趁機攻擊。兩路隻要有一路大敗董卓,進入洛陽城下,董卓後方不穩,如何還能應對?到時我東西兩路大軍合圍、夾擊,還怕董賊不敗?”
曹操說到此處長呼一口氣,不待別人插話,又高聲道:“諸位,大軍每日所耗巨靡!若是拖延日久,恐糧草難以為繼。若我等到時因糧草不濟,無奈退兵,以致京畿三輔之地百姓受羌胡禍害,豈不讓大漢五千萬百姓寒心!曹操言盡於此,但請諸位一決!”
曹操說罷,朝眾人一拱手,轉身回到座位,閉目沉思,卻是再不看帳中眾人,顯然也是為雙方爭鬧之事,心中十分惱怒。
曹操言語振聾發聵,帳中眾人都是不由沉默,思索起來。
周琛也是沉默不語,他一心想著做盟主,無非是想將所有人團結起來,討董驅胡,既然如今支持袁紹的人這麼多,他若強行爭盟主,爭到了也會埋下隱患。
形勢又如曹操所說,分成東西兩路大軍,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略。東西兩路盟軍,正好互相策應,牽製董卓在洛陽的大軍,然後雙方伺機發動大戰。
曹操不愧是曹操!
周琛心中暗歎一句,也不想再拖延下去,曹操說得很對。事實上關東聯軍討董,也正是因為糧草不夠,互相猜忌,才最後無奈失敗的。他自然要吸取這方麵的教訓。
他實際掌握著汝南、南陽、巴郡三郡,還影響著荊州、豫州。以前隻征募三萬大軍,便是走精兵路線。如今天下大風雲動蕩,他也沒有大肆擴軍,隻增加了一倍軍隊,便是不想太過靡費!
周琛心下主意已定,再不猶豫,當下不等他人說話,站起來高聲道:“諸位,孟德所言甚是,如今大軍每日在此耗費巨靡,我等不能忽略大軍糧草等事。周琛願為西路大軍盟主,若有願隨周琛往洛陽西南三關共討董賊之人,便請呼應一聲!”
“程昱願隨將軍!”
“趙範願隨將軍!”
周琛話音方落,當下南陽太守程昱、汝南太守周忠、代荊州刺史周尚、零陵郡太守劉度、桂陽郡太守趙範,六人站起先後響應。
“公孫瓚不才,願隨鎮南將軍在三關前討伐東賊!”
“陶謙年老體弱,雖不能戰,可為鎮南將軍統籌糧草!”
“孔融不善刀兵,屬下兵馬亦可助將軍之力!”
隨後就是公孫瓚和陶謙、孔融響應,其餘人則都或者目視袁紹,或者兩相看著,還在選擇。
曹操見周琛第一個響應他,其他人都跟隨周琛,解決了方才的問題,心中欣慰,再不閉目沉思,立刻站起來道:“既然有九路諸侯願受周鎮南統帥,往三關牽製董賊,那周鎮南自然便是西路大軍盟主。其餘諸侯便都為東路大軍,以袁公路為盟主,在虎牢關和汜水關全力主攻!”
支持袁紹之人聽此都不禁心下高興,忙立刻響應,那些還想看形勢選擇的,此刻都隻好無奈響應,追隨袁紹成為東路盟軍。
周琛一方雖然人少,但顯然都是齊心協力,組成西路大軍也有兵力二十萬,再加之有三關防護,防守牽製董卓也好,出關主動出擊,作戰靈活性要比東路大軍強的多。
東路雖有三十二萬大軍,卻要麵對虎牢關、汜水關這兩大天下雄關,作戰要比西路艱難的多。
周琛和袁紹都無異議,帳中諸侯都達成一致,立刻又恢複先前和氣模樣。不多時士卒造好十米高台,遍插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周琛與袁紹登壇。
周琛、袁紹二人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舉劍誦讀盟約。
(PS:更新晚了,不過是一個大章。下一章有到淩晨後了,另外前兩章錯別字好多,談兵抱歉了。如今上架了,大家需要花錢看,談兵一定會盡量多修改,避免錯別字和一些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
另外特別感謝:“更新票20000”、“Drawnblade”、“永遠dё神話”三位兄弟的月票,以及“魔靈羽澤”的打賞。謝謝,謝謝所有訂閱支持談兵的兄弟,評論區有QQ群,願以加群的可以加一下,談兵有空就去和大家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