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抓魚(1 / 2)

高考班的課程已經早就結束了,剩下的時間全是用來做卷子和講卷子,雖說現在哪兒都提倡素質教育,但現在的國情依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書山題海是主要的對付考試的辦法。

即使是有全國骨幹教師稱號的童老師也說,要先死記硬背,然後才能活學活用。

而高考的壓力對學生來說可不小,很多學生在這樣的壓力下不知所措,進而討厭學習,當然更不會按老師要求將發下來的試卷都認真對待了,有些班級甚至是一個人做了卷子,然後全班的答案都和這份卷子雷同……

說起來,因為徐路被老師照顧,所以一般卷子都寫了答案,所以常被借去參考,還常常鬧出笑話:

一次徐路的數學卷子被同學A借去參考,可能徐路寫的有些潦草,將q/p抄成了q/b,然後B同學參考A同學的,又由於抄的太急,q/b變成了9/6。C同學沒做作業,抄B同學的,一看是9/6,一邊罵:“***,9/6還不約分。”隨手就寫下了3/2……

隨手將兩張試卷扔到後麵,徐路友好的提醒了一句:“名字別又抄了。”接著又趴在了桌子上。

昨天晚上,徐路給做完這些卷子都已經1點左右了,但還是抽了半小時在空間稻田裏幹活,主要是最近稻田裏生了一種俗名叫做“茅稗”的一種雜草,這種雜草和稻子長得十分相似,但光有稻穗沒有實,隻和稻秧搶營養,如果不管,最後水稻收成得減少很多,質量也會下降。在農村,一般種水稻都是一段時間清理一下,稱為“蒿秧”。

可能是空間裏物種多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稻田裏就開始長這個東西了,還好媽媽在空間摘菜的時候發現了,要不等稻子熟了就晚了。

說起來,徐路擁有了空間以後,都沒有詳細的整理空間的功能,到了學校,由於需要,才發掘出了空間的一個強大功能,那就是隨入隨出,隻要是有徐路氣息的東西的地方,徐路都可以直接從空間裏開通到這個地方的通道,當然,開通這個通道會視距離的遠近消耗一定的空間靈氣,但以徐路上學的春誌市和中心村的距離來算,那點消耗就不算什麼,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看起來徐路每天都要在5中上學,晚上還要忙著關心空間裏的作物,但事實上徐路下課後總是跑到一個周圍沒人地方就悄悄進了空間,然後每天早上都會很早就通過空間來到教室,成了班裏神出鬼沒的人物。

節約了路上的時間,除了寫作業,其實徐路還是有一些空閑時間的,不過這些時間都花在了空間的植物身上,比如這畝水稻,就花了徐路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沒有親身經曆過的人絕對想象不到,想要把水稻種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每天早上,徐路總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趴桌子上,不過班裏這樣的人很多,還有上課時候借助桌上的書堆睡大覺的。

徐路在桌子上假寐,媽媽卻已經在家裏開始給徐路準備午飯了,中午一般都是媽媽做好了飯菜給徐路裝到一個飯盒裏,然後放到空間的桌子上,等下了課徐路自己從空間裏取出來吃。

自從那天溝通了以後,徐路一家都開始嚐試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媽媽是研究廚藝,爸爸是研究圍棋和飲茶,最近貌似又對書法產生了興趣,徐路則是研究種菜。

一家人當中,徐路的愛好最奇怪,不過徐路喜歡,爸媽也就沒意見了,而且那天溝通了以後爸媽好像突然想通了什麼,也不要求徐路盡快結婚了,隻說讓徐路找一個對自己好的媳婦。

溝通已經過了兩個多月,而徐路一家都有了一些成果。媽媽現在一天除了準備安排大家的飯菜,研究廚藝和很少的一些家庭的瑣事外,基本不用操心什麼,所以廚藝進步得蠻快,不光做飯做菜更加美味,而且還開始做點心,烤蛋糕,做果凍什麼的,而且做好了都會放到空間裏新建的小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