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1 / 3)

彭玉嬋是光明日報記者,年輕有為,上任不到三年,已薄有名聲。

她擅長寫訪問。

寫訪問其實有一個秘訣。

玉嬋這樣同師弟師妹說:“訪問,分兩種。”

大家等著聽是哪兩種。

玉嬋笑一笑,說下去:“一種,是好看的訪問,另一種,是不好看的訪問。”

大家都笑。

“不好看的訪問,通常隻是有合必錄,對方說什麼,你寫什麼,白白變成他人宣傳工具,故不好看。”

那,什麼是好看的訪問?

“懂得發掘讀者有興趣的問題、加以冷眼旁觀,探索事主的內心世界,綜合成文,一定會受歡迎。”

大家都點頭稱是。

理論是這樣說,可是彭玉嬋也常常遭滑鐵盧。

被訪者很少肯把心事攤開來放桌上與記者共享,即使願意接受訪問,也不過是說些門麵話。

玉嬋一次去訪問著名作家。

她問:“寫作是否清苦行業。”

大作家笑答:“也不算太差。”

“可否具體說一說,閣下年薪多少?”

大作家說:“我的收入不能作為代表。”

“可否透露一二?”

他無論如何不肯,“讀書人不宜說錢。”

玉嬋徒呼荷荷,隻得去做調查,可惜出版社與報館亦不願透露端倪,她隻能做了一個十分約莫的估計。

謙虛是美德,可是有時被訪者連生活是否快樂都不願承認。

一位證券界女名人隻肯說:“我不是不快樂。”

記者不易為,可見一斑。

王嬋最新任務,是要去訪問李日虹,她是顯澤機構的繼承人,身世特別。

李顯澤是商界名人,一直沒有透露有這個女兒,她一直住在英國約克郡,直到最近這幾年。

傳說中她是私生女。

李顯澤一直到患上癌症才召她返來承繼事業。

李日虹年紀不大,相貌清秀,自然成為記者訪問的好對象。

可是她不接受中文傳媒訪問。

有什麼話,隻同時代周刊及新聞周刊說。

這種作風當然引起本地傳媒不滿。

經過顯澤機構的公共關係再三指引勸導,她總算願意同中文報章對話。

不過有一個條件。。

先得把問題給她看過,訪問時間不超過三十分鍾,還有,訪問寫成後得給她過目。

經她通過,才能刊登。

王嬋聽到這樣的條件,不禁轟然大笑。

“簡直是挑戰我們的智慧。”

同事吳誌光也說:“可不是,不如叫閣下公關組寫好了宣傳稿每間報館派一份。”

玉嬋反問:“你有無聽說過,當年某作家宣傳新作的伎倆?”

“餘生也晚,錯過了盛事,你倒說來聽聽。”

“他叫熟人來開座談會,討論他的新作,然後把會談記錄下來,拿到相熟的周刊去登。”

吳誌光嗤一聲笑出來。

“本來人家也預備遷就,誰知他還嫌寫得不夠好,讚得不夠美,竟把原稿取回親手再改,編輯部終於發奮圖強,推說稿件遺失,不肯再登。”

“好,有誌氣。”

“是,我也那麼想,據說稿件由雜誌老板親手交到編輯部,以為以上壓下,必登無疑。”

吳誌光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人,會那麼不擇手段地希望出名?”

玉嬋聳聳肩,“我不知道,名利名利,也許名來了,利也會接踵而至。”

“為什麼不好好苦幹,名至實歸?”

“咄,那需要多長一段時間!”

吳誌光頷首,“是,都來不及要快快快。”

“一夜成名,多過癮。”

“老總叫你去訪問李日虹哩。”

“試同她講講條件。”

“沒可能。”

“硬碰硬,恐怕做不成訪問。”

“白便宜了別家報館。”

總編輯陳昌禎這時進來說:“玉嬋,都依了她吧,總算是中文傳媒中第一訪問李日虹的人。”。

“我不稀罕。”

“牛脾氣。”

下午,玉嬋與顯澤機構公關部討價還價。

對方十分客氣,但是不住重複,條件就是如此,訪不訪問在你。

“哪,”玉嬋歎口氣,“我把問題傳真過來。”

“問題不要超過十條。”

玉嬋生氣,“我隻有一個問題。”

“請說。”

“中國人為什麼如此難為中文傳媒。”

“……”

“請盡快答覆。”

玉嬋啪一聲扔下電話。

原以為沒有希望了。

可是一日之後,顯澤機構有人找彭玉嬋小姐。

“彭小姐?我是李小姐私人秘書鄧青雲,我們的公關組也太不會說話了,現在由我向你正式致歉。”

玉嬋心中好不奇怪,“不不不,你們太擅詞令才真。”

那位鄧先生笑,“可是巧言令色鮮矣仁?”

玉嬋聽到這種似是而非的形容不覺笑出來,這種讀英文寫英文講中文的人常犯類似毛病。

“彭小姐,我們再商量一下如何?我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我需要較多時間。”

“李小姐至多隻能撥出一小時。”

“我想在現場問問題。”

“李小姐實在不希望有太多意外的驚喜。”

“我至多不問她貴庚。”

“彭小姐,你何必存、心刁難。”

“鄧先生,記者並非刁徒。”

“那麼,一小時,十個問題,可拍照,下星期三下午七至八時,在顯澤機構會議室舉行,你說如何?”

這時,玉嬋也想交差算數,“好好好。”

一份工作耳,何用仆心仆命?

“你彷佛氣餒。”

玉嬋嗬嗬笑,“會嗎,你太小覷我了。”

李日虹真是一個乏味的女子,商場中人想必往往如是,成日價鑽錢眼。

接著幾天,顯澤機構不住要求玉嬋交上問題。

玉嬋不去理會。

屆時,自顧自赴約,如果見不到,也就拉倒。

她準時抵達顯澤大廈。

一到十一樓即有人迎出來,“彭小姐,我即是鄧青雲。”

是一位高大英俊雙眼會笑的年輕人。

“李小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