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2)

濱城有個尚誌武館,高山和馬俊濤常來,宋國林來濱城的時候,段洪有時也陪著他過來。這個休息日,文冰按約來到武館,高山已經等在那裏,“文哥,你來了,馬哥一會兒也來,我先陪你進去轉轉。”“好的,你們常來嗎?”“是的,天道酬勤嘛。”“嗯,說的不錯,可惜不再有那樣的環境了。”“文哥,你的意思是……”高山委婉地問道。“我的意思是說習武者欲突破自身的極限,需要那種特殊的環境,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特殊的環境?文哥,難道你喜歡戰爭?”“不能說是喜歡,應說我比較適應。”“可惜我沒有當過兵,這是我最大的遺憾。人家說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嗬嗬,做任何事都是人生的一種經曆,但當兵是最好的曆練,能從中領悟從事其它行業所不能領悟到的東西,所以好男兒就應該當兵。”“可是,聽說你是主動退伍的。”“嗬嗬,我算不得好男兒。”雖然當初選擇退伍有各方麵的原因,但自身的弱點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把情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其實也正是因為他重情輕死,與人對峙時能夠放手一博,心無旁念,方使得他在武道一途得窺別人所不能領悟到的玄機奧妙。從曉帆病重及至死後,他一直都在思索生與死的意義,對生死的領悟愈是深刻,他的道行便愈是精進。

兩人等了一段時間,可是馬俊濤還沒有來,高山說:“我們先下場子走一回合吧。”“好的。”兩人換上比賽服,進入場地各自立了一個門戶。文冰雖然明了高山與自己相比差了許多層次,但他還是全神戒備地擺了一個防守的架式。高山重心前移,是準備進攻的架式,但他立即發現他尋找不到文冰的破綻,一猶豫間自身反倒露出了破綻。文冰微微一笑,並沒有趁勢出手。高山後退一步,重整旗鼓,意圖再來。這一次他決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攻出去再說,他內心的打算是希望以猛烈地進攻找出文冰的弱點。文冰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地接著高山的招式,對高山如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他應對起來綽綽有餘。幾十個回合過去,高山見汗了。這時馬俊濤,還有段洪和宋國林都來了,在場外看他們交手。隻見文冰架過高山攻過來的右直拳,順勢向身後一帶,又猛地用肩頭將高山撞出了圈外。高山回過身來,“文哥,真好身手。”文冰微笑道:“承讓了。”然後兩人向段洪他們走去,段洪等人及其他觀戰的人都在鼓掌。馬俊濤說:“不好意思,剛準備出門的時候,接到老宋的電話說要到濱城了,就等了他一會兒,聽說你們在武道館,就一起來了。”段洪說:“是啊,你們來也不打聲招呼。”宋國林說:“好!好!精彩!老段,你們前次沒有分出勝負,不如今天再比試一回。”段洪說:“我和他比沒勁,恐怕還是分不出勝負,他總讓著我。”宋國林說:“對了,老段,跟你比才叫沒勁,全是無賴的打法。文冰,我們來。”旁邊的人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在起哄叫好。宋國林也換上了比賽服,文冰隻好重新回到場內。

宋國林有些發福了,但看來功夫還沒有撂下,一舉一動頗有大家風範,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看得出這幾年他在技巧方麵大有長進。但文冰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覺得宋國林的武技隻能算是比賽型的。“比賽型”的意思並不是說宋國林的武技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實際上宋國林的武功還是相當不錯的,但如果放到那種你死我活的境地,功力恐怕就要大打折扣,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宋國林的意誌品質方麵,如果他能勘破生死大關,那麼他在武道方麵而不僅僅是武技上可以達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文冰一邊在心裏對宋國林做著評價,一邊輕鬆自如地應對著宋國林攻過來的招式,極有耐心地與他周旋著。兩人戰了幾十個回合,宋國林見文冰隻是采取守勢,自己卻奈何不了他半分,知道自己與他相比差得太遠了,便識趣地停下了手,拍著文冰的肩膀,“文冰,不交手不知道,你小子還真的有兩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