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五月時節,槐花開的正盛的時候。

乳白色的槐花花序一簇壓著一簇,有一些脆弱的枝梢已經不堪重負,垂的厲害。

幾聲雞鳴後,三水鎮上人聲漸漸大了起來,這個集市橫跨了一條街,來來往往著不少四鄉八鄰起早來賣貨的小販,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雞鴨活魚布匹粗糧,還有一些挑了自家菜地種的蔬菜來賣,街道上各種各樣的店鋪也忙碌著開門迎客,隨著日頭越來越盛,集市漸漸熱鬧了起來。

葉茶手裏抓著一把瓜子,坐在攤位前的小板凳上不停地嗑,離她攤位不遠的春姨剛笑臉相迎送走了一個來買菠菜的客人,有些心疼地將客人掰下來的好菜葉攏了攏,等著收攤後帶回家熬一鍋菜湯吃。

春姨又左右瞧了瞧,見著攤位前沒什麼人了才轉頭看向葉茶,對她說,“小茶姑娘,你這都嗑了一上午了,也跟我一起吆喝吆喝嘛,不然等你回去,怎麼跟你二娘交差啊?”

葉茶賣的是炒好的瓜子,和春姨一起起了個大早趕集,到現在一文錢還沒賣出去,反倒是被她先吃了不少,葉茶笑了笑,“沒事春姨,我都習慣了,你這生意這麼好今兒還能早點回去,到時候幫我看看小元別讓他亂跑就行。”

葉茶說著還捧了一把瓜子遞給她,春姨笑盈盈地接過後盡數裝進了布口袋裏,笑眯眯地說,“我家小六子最喜歡吃你炒的這瓜子,要我說你這味道這麼好,不應該賣不出去啊。”

剛說著春姨攤前就又來了個人,忙不迭地招呼客人去了。

葉茶倒也沒介意,三水鎮地處偏僻挨著老山,鎮上村裏的百姓們沒幾家富貴的,瓜子這東西不過是閑著無聊時圖個消遣,很多百姓家裏都種的有,所以很少會有人特意來買這種小零食。

離她不遠處有幾條青石階,階上是一排各式各樣的店鋪,正對著葉茶的是一家小飯館,春姨為了多賣些菜,經常會和葉茶一起在這裏擺攤,偶爾碰上個飯館缺菜的時候就能直接送進去,還能在閑暇時候和葉茶嘮嘮嗑。

飯館那扇木門上的紅漆已經掉的差不多了,店也不大,在鬧哄哄的集市上很不起眼,這家菜館也已經四五天沒有開門了,葉茶時不時的就瞧幾眼,不明白菜館老板是不幹了還是怎麼了。

她幾乎天天都要來趕早集,隻不過不是次次都賣瓜子,偶爾也賣一些自己做的糕點和編製的草簍,草簍是葉茶和她的弟弟葉元閑著無事時編的,多少能賣點補貼家用。

偶爾葉茶也會賺點外快,比如去小飯館裏做幾道小菜或者燉鍋羊肉湯,她手藝好,熬出來的羊肉湯的香味能飄的好遠,吸引不少路過的人進去嚐嚐,給飯館添了不少的名氣。

飯館的老板姓李,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人,葉茶在李老板那兒做次菜拿的報酬,比在早集上擺三五天掙的都多,李老板也是個好說話的,知道葉茶雖然熬的一手好湯,做的菜不僅好看還很好吃,但她並不喜歡老是待在廚房,李老板起初邀請過葉茶幾次做飯館的小廚娘,被葉茶拒絕後也不生氣,更不拒絕葉茶為了生計時不時地來飯館裏賺點錢,偶爾也會在碰到嘴刁難纏的客人時請葉茶下下廚。

這對於葉茶來說是挺好的待遇,她也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不至於讓自己太過忙碌,還能得一筆不小的報酬。

葉茶眯著眼又瞧了好半天,才終於來了一位六七歲的小孩跑到瓜子攤位前,身後跟著一位二十來歲穿著簡樸的婦人,麵色不悅一邊喝斥著,一邊拎著小孩的胳膊就要走。

那小孩愛吃葉茶炒的瓜子,幾次蹲在攤位前眼巴巴地瞧著都被婦人強行抱走了,這次好不容易偷跑了過來,又被自己娘親逮著了,哭著鬧著在地上撒潑不願意走,一身衣衫滾得髒兮兮的,眼淚鼻涕抹了一臉,要多委屈有多委屈,也吸引來了不少路過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