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瑋聽到謝文彥此言,沉默良久說道:“我本是避禍遼東,今日已鬧到這番境地,我已無他處可去,況我弟玉亭求援未歸,我豈能離開,我欲死戰,你等切莫跟我白白送了性命,逃命去罷。”

謝文彥聽此,以手捂麵說道:“今既已投靠將軍,我本應與將軍共進退,然妻兒父母皆在平郭,我若在此,敵人定會以我妻兒父母之命威脅我,到時我恐怕會做出對不起將軍的事情,故今日我隻有請 願回家了。”

邵瑋聽到謝文彥那麼說,悵然若失,歎息道:“俊瑜乃忠孝之人,我雖不舍,亦可理解。我當遣人護送俊瑜。”

隨後,便遣人備馬,將謝文彥送出營帳,親自扶上馬匹,說道:“今日一別,不知是否還能有緣相見,還望俊瑜一路保重。”

謝文彥自是感激,在馬上拱手道:“還望將軍切勿掛念,賊人勢大,將軍可死守城池,若能等到蘇哲趕來,還有一線生機!望將軍保重!”

相互拜別之後,邵瑋望著謝文彥的身影漸行漸遠,顧自歎息道:“是我福薄,無緣得此人!”

田韶見此,也跟著歎息。

邵瑋方注意到還有田韶,於是問道:“田老不走麼?”

田韶苦笑一聲說道;“我本是來此地省親,族中子弟頗有勢力,我自有自保之策。大人不用為我擔心。”

待送走田韶之後,邵瑋獨自回到帳中,心中五味雜陳。他雖是知三國曆史,也有萬分不當之勇,但處在亂世仍然難以成事。

這幾日,他差人修複城牆,城中百姓也多有幫忙者。待城牆修複完畢,郡守大軍也已壓境。

隻見大軍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勢要攻破番氏城。郡守先遣一武將來城下搦戰。

田讚見此便欲出城迎戰,邵瑋恐有失,於是阻止了田讚,親自勒馬迎擊。那武將想立頭功,驅馬便來,看到邵瑋,便以矛刺之,誰知邵瑋反應靈敏竟然側身躲過,於是又揮矛掃之,邵瑋並不閃躲,左手執戟往左一挑剛好用戟端戈頭將矛卡住,那敵將見狀急欲拔出,但矛紋絲不動,遂棄矛就逃,邵瑋右手的戟已經刺出,正好刺入敵將背脊,血流如注,掉下馬去。

郡守見武將被殺,於是領大軍出擊,邵瑋急忙進城,城上弓箭手齊射箭矢,大軍暫時被逼退。郡守令軍隊分別包圍東南西三麵城門,山賊元耿隨後趕到又圍住北麵城門。

番氏城四麵被圍,但因官兵和山賊不和多有衝突,因此東南西三麵兵士較為嚴密,北麵止有山賊且離郡兵頗遠。郡守多次想引衝車撞城,但都被弓箭逼退,於是以逸待勞,料定城中糧食不足以支撐一月。

過了20日。城中糧食即將殆盡,且因日夜守城,兵困馬乏。眼看就要堅持不下去,這時邵瑋看到北麵山賊異常騷動,抬眼望去隻見旌旗卷舒,旌旗上寫了一個孔字,知是援兵到來心中大喜,於是便率全軍衝殺北麵山賊,雙方互有損失,這時蘇哲引兵趕到前後夾擊,賊軍亂做一團,邵瑋、田讚遂率軍突破重圍。因郡守兵士與山賊距離較遠,此時大軍方才趕到,見邵瑋等人已向南逃跑,郡守留下了一隊人馬占了番氏城,後又率大軍追殺邵瑋和蘇哲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