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十一年,洛陽城討論最廣、民眾參與度最高的八卦軼事,依舊由華家提供。華尚書的兒子,再次離家出走,並且成功了!
這事兒吧,要從天德十年的臘月說起,華寄錦結識了一位擅使雙手花槍的遊俠。沒過幾天,便成為了莫逆之交,義結金蘭的那種。華寄錦很崇拜這位雷大哥,跟著他學習槍法,還有模有樣的。
一開始,華北溟也沒在意,華寄錦的愛好過多,並且從來沒有荒廢過學業,再者說接觸些三教九流也沒什麼不好。做人、做官都是門學問,該學的時候不學,將來會吃虧的。
華寄錦對花槍的癡迷,超出了華北溟的意料之外。更加讓華北溟接受不了的是,兒子仿佛被那位雷大哥蠱惑了,丟失了判斷能力,隻聽雷大哥的話。
這個叫雷鳴的男子,究竟是誰,他想幹什麼?為了錢,為了權利嗎?華北溟發現問題後,並沒有采取極端的手段,而是先行調查一番。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華尚書可不會打無準備之仗!
還沒等華北溟整理出對策,華寄錦跑來和父親說,要和雷大哥一起南下蜀中。那裏有更厲害的花槍高手,要去拜師學藝。
華北溟肯定不能同意呀!從文還是習武,華北溟都可以接受。浪蕩江湖當個遊俠,正統讀書人接受不了!
對此,華寄錦的解釋是,他是去拜師學藝的,學成歸來照樣去考科舉,走正統仕途。在華北溟看來,都是屁話!兒子就跟那斷了線的風箏似的,不跟緊了,都不知道隨著風飄向何方。
華北溟將兒子關了起來,給他買了寶馬、弓箭、盔甲等物,企圖轉移他的注意力,別跟著認識沒幾天的人浪跡天涯就好。
華北溟認為,直接將這個雷鳴趕走不現實。沒了雷鳴,以後還會有李鳴、王鳴,防不勝防。如果雷鳴能左右兒子,又能聽他的話,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其實,雷鳴並不算一個複雜的人。孤兒出身,街頭長大,被當地的鏢局選中,學了身本事,老老實實當個鏢師,日子過得也算不錯。
奈何晴天霹靂,鏢局丟了鏢物,吃了官司。他這個寄身鏢局的小鏢師,因為沒參與那次走鏢而幸免於難,可收留他的雷家人死的死,散的散,七零八落。
雷鳴感念雷家的收留之恩,護送著雷家的孤兒寡母離開是非之地。等一切走上正軌後,不辭而別,四海為家。
雷鳴重義氣、愛麵子,有錢沒錢的日子都經曆過。來到京城結識到吏部尚書家的公子,是他沒想到的。
要說雷鳴要錢、要權,還真不至於。頂多就是臉上有光,小弟有檔次!當錦衣衛衝進家中時,雷鳴是傻眼的,這什麼跟什麼?
已經在失控邊緣的吏部尚書,根本不相信雷鳴的每一句話,他隻相信證據!華寄錦失蹤了,在鏢師護院的重重包圍之下,神不知鬼不覺,甚至都不知道如何逃脫的、如何逃脫的!華北溟怎能不急?
發現寶貝兒子離家出走後,華北溟第一反應,便是華寄錦同雷鳴一道,南下蜀中拜師學藝去了。
立馬安排人南下追蹤,至於找到人後該如何處理,華北溟暫時還沒想好,要不將那個耍花槍的請回洛陽城好了。
最終華寄錦一無所獲,華北溟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雷鳴身上,希望根據他的行動規律,得到珍貴的線索!
當看到酩酊大醉的雷鳴時,華北溟隻想用“狡猾”二字來形容兒子!雷鳴目標太大,且在嚴密的監護之下,帶著他行動很容易暴露,於是果斷被華寄錦舍棄,成為迷惑父親的煙幕彈。
雷鳴是個粗人,大字不識幾個,酒喝多了愛吹牛。確實和華寄錦說過蜀中那位槍法大師的事情,可雷鳴從不知華寄錦有前往蜀中拜師的想法!
他再義薄雲天,也沒想過拐走二品大員家的小公子,真有個什麼意外,賠不起不說,如何麵對人家的父母?
跑江湖、刀口舔血,有喜歡、有向往,更多的是無奈,為討口飯吃。前途一片光明的大家公子,有個交情便好,沒必要涉身其中。
錦衣衛的“威名”,如雷貫耳。不用上刑,雷鳴知道的都交代了。奈何華北溟不信,看押調查。
雷鳴那個悔呀!本以為是個被奉承慣了的小公子,沒想到是頭狡猾心思深沉的小狐狸,誰也不知道華寄錦心裏麵怎麼想的,究竟想幹什麼!
華北溟派去蜀中的人,並沒有找到華寄錦,沿途也沒留下蹤跡,華北溟猜想,華寄錦根本沒有南下蜀中!
華寄錦究竟去了哪裏?銀子帶夠了嗎?吃得習慣了?生病了啊?吃苦沒?找回來是先打一頓?還是打一頓呢?
華寄錦離家出走事件,折騰了大半年,華北溟都被磨沒脾氣了,隻求華寄錦平安健康,給家裏麵稍封信也好呀!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李逐明身上。李總兵發現,手下一位表現優異的新兵,和自家親戚有些相像。
聯想到之前一係列雞飛狗跳事件,李逐明沒有打草驚蛇,而是送信回去,讓華家派人辨認!爭取一擊即中,直接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