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犯楊萬忠在沒有東窗事發之前,曾經是東海市寶安區顯赫一時的區長。
而女犯羅嘉麗卻有不尋常的經曆。
一九七五年一個春天的早晨,羅嘉麗出生在與東海市相鄰的城市裏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裏,父親是一名英語教師,母親是一家文藝團裏的演員。
宜城市地處太湖之濱,風景絕美秀麗,曆史千年悠長,是在江南蒙蒙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它時而波濤四起,時而平靜如鏡,站在蘇堤上眺望著湖麵,隻見湖麵上波光粼粼,輕舟蕩漾,三潭映月如寶石般嵌在湖麵,而古語早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現代詩人郭沫若形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無不說明了宜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羅嘉麗像極了她的媽媽,性格開朗,喜歡唱歌跳舞,從小學開始,她一直是文藝骨幹,甚至剛讀初中就參加了全市文藝特長生的夏令營,她曾試圖學習小提琴,卻因為沒有天賦而放棄。
在美女如雲的江南小城,這些小姑娘中起碼會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美人坯子,可她們無論哪一個與羅嘉麗比起來都要大為遜色。
十三歲的時候,她就已經長成大姑娘了,潔白的麵容,柳葉的眉毛,挺秀的鼻梁,淡紅的雙唇,她初具曲線的胸脯起伏著,預示著這位美貌少女的腦海中深藏著喜悅的波濤,從那那烏油油的雙目裏透出強烈的青春光澤,可以看出她對於未來的美好生活是多麼地熱情向往。
每次開家長會時,同學吳曉軍的父親都會以羨慕的口吻,對她那做教師的父親說:“老羅,你們家的羅嘉麗長得可真俊,長大後可以去當模特演員了!”就是這句讓人聽來美滋滋的話,父親聽了卻不屑:“女孩子長得再漂亮有個啥用?長大了還不是要嫁人!當了一輩子的教師卻沒有把自己的女兒教出來喲,這張臉都沒有地方放喲!”
父親的話深深地刺痛了羅嘉麗,從那時起吳曉軍的父親說的話,卻讓她萌發了做模特演員的夢想。
當她正讀初二的時候,羅嘉麗萌生了不想繼續上學的想法,她從初中學校退了學,考上了宜城市文工團,也就是她媽媽工作的單位,並開始接受專業的舞蹈訓練。
在文工團裏,像羅嘉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多數都毛毛躁躁沒有主見,但她不一樣,很有主見,演出分配給她的服裝,她自己都收拾得很好,雖然小,卻很清楚怎樣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舞台上表現得更好。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光陰荏苒,四五年的時光飛逝而去,羅嘉麗已出落得如亭亭玉立的百花仙子一般,一綹靚麗的黑發飛瀑般飄灑下來,彎彎的峨眉,一雙麗目勾魂懾魄,秀挺的瓊鼻,粉腮微微泛紅,滴水櫻桃般的櫻唇,如花般的瓜子臉晶瑩如玉,如雪玉般晶瑩的雪肌如冰似雪,身材曼妙纖細,清麗絕俗,尤其是那深遂而又淡靜的眼睛裏恍如有著海洋般深不見底的感覺,特別得容易讓人浮想聯翩。那時的她總是一襲白衣長裙,秀發披肩,舉手投足之間就晃動著那白白的手臂,動作大一點還可以從背心的邊緣看見若隱若現的豐滿而又圓潤的胸部了,她走在大街上那簡直就是一道令人歎為觀止的靚麗風景線,那種傲人的體型,那種超凡脫俗的氣質,還有那比較時髦的吊帶背心短白裙的打扮,讓每一個大街上的男人見了無不駐足欣賞……
她這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很快引來了大批男人的狂烈追求,如狂蜂浪蝶般地圍著她轉,可是奇怪的是她對那些男人的追求都被她婉言謝絕了,不管他們是多麼優秀的男人,還是家財萬慣的有錢人,以至於這些男人的感覺她簡直就是冷血美人,因此還受之無愧得了個外號叫‘冰山美人’。但是,她對團裏一名非常帥氣男孩子的愛慕,卻情有獨鍾,這名叫陳亮的男孩子走進了她的視野,由於年齡相仿,自然而然地他們常在一起討論人生和舞蹈,她不會做的動作,陳亮會幫她細致的分析講解,而陳亮的書有些磨損,她會用透明膠細心地替他粘好,漸漸地他那雙深邃的眼睛在悄無聲息地一點一滴地滲透著羅嘉麗情竇初開的心扉,一來二去日久生情,她就深深喜歡上了陳亮,是那種發自內心純真無暇的喜歡,卻足以讓人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