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裙裝主體是淺粉色的,白色的田園風圓翻領,寬腰帶打成一個蝴蝶結,偏偏又不幼稚,處處透露著大方,瞧著又知性又活潑,即便在正式場合穿,也很適合,非常襯人。
老板娘眼睛一亮,修的尖長的指甲刮過布料,感覺著布料的質量。
很奇怪,這種料子她從未見過,不算薄,纖維含量應該不少,但又不是棉布和她知道的任何人造纖維,亦不是絲滑的綢緞和真絲料子,甚至不像是混合材料,但手感非常不錯,有些像上好的手工織布——不過應該也不是,手工織布現在被炒作的厲害,如果是這種質量的,差不多一米就要幾千塊,還有價無市。
老板娘來了興致,索性叫蘇巧再拿幾件出來。
蘇巧又挑出來一件上裝,胸前是扇形鏤空的立體蔓草紋設計,長袖,和方才的一樣是圓翻領,但領子稍微大了些,都有些垂在胸前了,瞧著別有幾分雍容。
這件衣服腰部寬鬆,胸部貼身,特別適合常年久坐,稍微有些小肚子的女性——這也是剛才以為蘇巧要買衣服的一位老板娘給介紹的某件衣服的創意,被她直接拿來用了。
老板娘看過,這批衣服每件做工都非常精致,無可挑剔,而且設計上也很不錯,都有獨到之處,也非常的美麗。其中有件撞色小西裝,頗有幾分前幾日巴黎時裝發布會上作品的感覺,一百五十塊一件,簡直便宜到沒邊,放在她的店裏,她標價一千五,都會有客人出手拿下。
這些衣服的質量和水準,比她進的貨要高檔上不止一兩倍。盡管現在她也是暴利經營,可若是能拿下這批貨,她一定會標上更高的價格,然後脫手出去,不愁銷路。
如此想著,老板娘對蘇巧的臉色就好了很多,甚至給她倒了一杯咖啡,開始細細的檢查這些衣服有沒有瑕疵。
瑕疵自然是沒有的,蘇巧為了求真實,甚至用木梭做出來統一的吊牌,吊牌上的服裝品牌名字就叫巧工坊。
老板娘也注意到這點,道:“巧工坊?倒是沒有聽過,是新牌子吧。”
蘇巧點點頭:“是的。我們是家小工廠,銷路還沒打開,產量也不大,所以隻能用這種方式來推銷。”
老板娘眼裏精光一閃:“是有工廠的?那就是可以批量製衣嘍!幾百件總不成問題吧。”
批量製衣對蘇巧來說簡單極了,做出過一次的衣服,隻要有足夠的布料,蘇巧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做出一模一樣的來,別說幾百件,就是幾百萬件都是一眨眼的功夫。
但蘇巧卻搖搖頭:“我們是想走精品路線,每件衣服都做的不多。幾百件不大可能……幾十件也許做得來。”
做得多了,就是負擔了。蘇巧不打算眼下就做別人的供貨商。說有工廠,實則還是唬人的。等她真正有了工廠再說別的,也免得穿幫。
老板娘聽得高興起來,上前掏出一張名片遞給蘇巧:“這樣吧,你以後的貨都發給我!一百五一件是吧?我全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