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不是這個意思。”
“好了,年後,我會歸政。還有些日子,你要替父皇分憂。”
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周筱暗自腹誹。眼下按照常理,理應歸政。若是繼續執政,便會民怨四起,人望下跌,搞不好會成為某些叛軍的討伐理由。難道皇帝都沒有想過嗎?難道他真的想讓自己陷入這種四麵楚歌的境地嗎?
她急於歸政,除了這一點,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關於推舉周昭為太子的奏折盡管不斷的飛向禦書房,可皇帝就是不發一言,沒有絲毫的表示。自己千辛萬苦為周昭贏來的剿滅玄雲教的機會,盡管幫周昭立了大功,卻並沒有為他贏得皇帝的任何放權,周昭依然是個沒有實權的王爺。該做的都做了,皇帝就像是鐵板一塊,軟硬不吃,關於太子的話,絲毫不肯鬆口。
而這時候,居然有一些大臣,聯名推舉自己成為皇太女!這個奏折,把周筱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些人到底是趨炎附勢還是反對派的另一種伎倆,周筱一時分不清。但,曆朝曆代的曆史告訴自己,自己絕不可能成為武則天,因為,自己沒有那樣的才能,也沒有那樣的政治智慧,更沒有那樣的政治野心。她還想著有朝一日能自由和薛仲元一起過平凡的日子。越是執政的久,越被更深的卷入這個政治漩渦,無法自救。
皇帝和周昭都是狐狸,一個是老狐狸,一個是小狐狸。這兩隻狡猾的狐狸,她都已經在吃力的盡量平衡他們的勢力,若是再複雜,她恐怕自己最終還是難以全身而退。
那個“可怕”的奏折,她壓在了自己的手裏。
她不是不知道,周昭的招兵買馬一時都沒有停歇過。
自己的蓄勢,也是水漲船高。
朝中暗中已經分成了兩派。
若是這時候,突然來一個所謂立皇太女的風聲出來,必然會被皇帝疑心自己的野心,更會給周昭帶來難以想像的壓力。
一旦失去了周昭的信任,又一場宮廷政變,恐怕又要上演了。
思來想去,她還是決定采取薛仲元的建議:放手!
現在是最好的時候。
若是繼續推遲下去,也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失控狀態。
都說愛情讓人變得脆弱。看來這是真的。
在和薛仲元山盟海誓之前,她的心是冰冷的,那時的她無所畏懼,敢想敢做。
而如今,她開始瞻前顧後。莫非成大事者,都要絕情棄愛嗎?
她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危,這和之前破釜沉舟的心態完全不同。這也是一個政治家最忌諱的。
她也開始擔心薛家的安危。他們在她的背後。若是自己的一個失誤,可能會真的改變薛家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