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至2009,混跡社會的10年。

這10年中,我輾側於廣州與東莞之間,在生存與追尋中百轉千回。

如同很多人候鳥般在異鄉求生存的人一樣,我不停地追尋,追尋的誘惑在我夢想最深處發著最魅惑的光芒,誘導我走過或瑰麗或陰暗的沿途風景,向終極目標躑躅前行。終極目標隻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

在其間,有多少是所求未得?有多少是如願以償?

當童年的我躺在山坡上看著白雲在藍天中輕快地流淌,發誓著長大後一定要走出這山青水秀人窮的土地時,沒想到今天的我的生存狀態。

當大學的我意氣風發地夢想(或者成熟點叫規劃)自己以後的人生時,現在的我的生活狀態絕非在當初的夢想中。

莫愁,是我的名字。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多好呀,你以後不僅知己不少,還會出名。”隻讀過二年書的爸爸常喜滋滋地說。

媽媽則說“你莫愁,我莫愁,大家莫愁,皆大歡喜。好名字。”

曾經,我也很喜歡這名字。

“莫愁湖邊走。春guang滿枝頭。花兒都含笑,碧水也溫柔,莫愁已去過千年,江山秀美人風liu,啊莫愁啊莫愁,勸君莫憂愁!莫愁湖邊走,秋月歌當頭。歡歌短暫比翼,笑語滿枝頭。自古人生多紛擾,何時愁白少年頭,啊莫愁,啊莫愁,勸君莫憂愁!”

有這麼美的意境,夫複何求?

但自從滅絕師太的特殊含義未橫空出世以萬均雷霆不可擋之勢橫掃每個角落後,我對這名字的喜歡也隨之殘花落葉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