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
現在的工作就是準備齊全,然後就開始第二次遠征控索。
首先,第一件應該做的就是要重新修建一下家裏。本來獅爸獅媽它們是不做窩的。其實它們現在也沒窩,隻是有時候住在森林的樹洞裏,現在這個地方全是陸源一手搭建出來。本來這種背生雙翅的生物,原本的習性走到哪裏就狩獵到哪裏,狩獵到哪裏就在哪裏休息,隔上三五天消化完了繼續狩獵和休息的行程,一年到頭總在遷移,沒有固定的落腳點。直到陸源這個小東西出現在它們的生活中後,才為了照顧這個小東西而停了下來,現在隻在周圍一帶活動。
現在房子是陸源12歲時在一棵大樹上造的樹屋。陸源在鬧鬧的幫助下采集樹枝和藤條,把它們編織在一起形成結實的結構,用以構成牆和基礎支撐。再尋了個枝杈濃密的地方,固定在上麵,用樹枝搭頂形成一座很大的樹屋。但是樹屋很簡陋,隻有南北方向兩個開口,用獸皮掛在上麵當作大門。這樣可以方便獅爸獅媽出入。因為它們有翅膀,這三個家夥拍拍翅膀就可以輕鬆從地麵升起,直接就進入樹屋。常常看得陸源羨慕不已,從小在這森林裏生活,鍛煉得就跟泰山似的,比猴子還靈活,就算它們一家三口不在也能夠,跳上巨大的樹枝幾下就能到樹屋。
按理說,這樹屋幹燥又通風,裏麵還鋪著曬幹的獸皮,即柔軟又舒適,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到了雨季,就完全變了樣。
森林裏一年總有固定的兩次雨季。第一次持續大約40天,每天總是有連綿不斷的雨水落下。第二次持續大約也是40天,降雨的間隔期不固定,不過每隔三五天的總有暴雨來臨。兩次雨季間隔150天左右。
在森林裏,每年中主要降水都集中這兩個雨季裏。第一個雨季陰雨連綿,樹屋受潮,住著就不是那麼舒服了。第二個雨季經常暴雨,樹屋又不能很好的遮風辟雨,常常是連陸源在內,一家四口被大雨淋成四隻落湯雞,淒慘無比。陸源淋也就淋了,把自己當成雨水澆灌後可以成長更好的小花,心理上會舒服很多。這個不是問題。在以往的十六年,陸源可是有很多次都把自己當成含苞待放的小花……
直正棘手的問題是,每年第二季雨季雨水量很大的時候,經常有天災的發生,就算生物再強勢,也敵不過這種無窮無盡的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因為這個死亡的生物不少。
陸源擔心的就是這個。獅爸獅媽雖然有有翅膀,但是遇到真正的天災的時候,它們也麵臨著沒有落腳的地方和沒有食物的問題。萬一發生洪水,總不能瞪著一片一直在天上盤旋著吧,而且誰知道大水什麼時候退去,退去後哪裏尋找食物,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陸源突想起來去年和鬧鬧一同出去找食物時侯偶然發現的那個山洞。那個山洞距現在的樹屋距離大約有3000米,在一座山的三分之一腰身位置處,離地麵約有200米高,地勢陡峭。岩洞的開口很小,大約是直徑1米那麼大的一個開口,鑽進去以後,孔洞擴大,直徑變大成一個直徑近3米樣子的一段通道,約有15米左右長。走過這個通道,裏麵是一個廣闊的空間,具有好幾個足球場這麼大,而且裏麵大洞連著小洞,鑽出小洞後又是別有洞天,洞連洞,孔連孔,像是整座山內部都讓這些洞掏空了。
上次陸源鑽進去勘察了半天,那裏就住著一些類似於蝙蝠類的小生物,它們一家三口住進去一點問題都沒有。左思右想覺得可行之後,陸源便開始盤算怎麼將它改造一下,好讓它們一家遷過去。
陸源看見鬧鬧在睡覺,便笑道:“起床了!我們一起去建造新家。”
把樹屋裏的東西打包好然後,騎著鬧鬧飛到洞口,來回好幾趟。這忙活起來,就從上午幹到傍晚,直到收工的時候耳邊竟然夾雜著一種嗬嗬的笑聲,陸源一怔,趴在洞口抬眼望出去。
隻看見鬧鬧的身體左側,浮著個拳頭大小的東西,正在空中一下一下的顛著,那種和人類笑聲很像的嗬嗬聲就是由它發出來。
陸源大喜,叫道:“是它。鬧鬧,快點抓住它!”
那個小東西一閃身,速度快得像閃電一樣,轉眼便飛得沒影。
陸源跑向洞口,視線沿著它消失的方向看了半天才失望的癟著嘴道:“哎~又讓它跑了。我又不想吃了它,跑這麼快幹嘛?”
第一次見到這個小東西是在5年前。那時候鬧鬧的翅膀還不沒長好不能飛行,陸源就帶著半跑半跳的鬧鬧在附近進行小範圍的探索,順便打點小獵物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