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和思語是熱情地、如膠似漆地粘膩在一起,相擁入眠……早上八點左右醒來,磨磨蹭蹭了半個多小時,退房間,我們打算要去山塘街轉轉。那離火車站不算太遠,範圍大大小小也不算太複雜,但有七裏山塘景區,沿著山塘河這條運河,還有昆曲館和商會博物館……
“好在隻是走馬觀花一下,不然中午離開蘇市也趕不贏。”
我們坐動車離開蘇市是下午一點不到,由山塘街到火車站,雖然是挺近的,但也得乘二號線坐幾站到車站——前前後後零碎的時間這麼一去掉,不能把幾個值得一看的地點都認真過一遍,還是挺遺憾的。我們收獲的東西是見識了曹雪芹說的“一二等富貴風流地”的古色古香,還有不是吃了早點再到山塘街,而是先餓一會兒,來個逛吃逛吃……
“除了我之前跟你提到的三大景點,當年去蘇市找大舅公,大姨夫還帶我們到了留園。”昨晚我真的是努力回想,結合網上一些遊玩推薦,這才想起當時某一天的片段經曆。
“留園也是一處古典園林,跟拙政園一樣屬於我國四大名園,隻是聊到姑蘇園林,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拙政園,留園卻不知道。明明都建在明朝,相隔沒有百年……”我對思語講解,撇了撇嘴,“我不是說要帶你參觀留園,而是在留園的不遠處,有片名叫山塘街的地方。”
“挺像我們錫市的清名橋古運河一帶,山塘街那裏也是有人工運河,也是一派商業繁華景象。”雖然在城區裏,但這跟商業廣場的屬性不同,置身其中還是會感受到獨特的文化氣息的。
我和思語就是坐二號線到山塘街,依思語的要求、口味,早餐選擇桂花酒糟湯圓,口感來看,裏麵幾種顏色的小圓球,有一種區別與黑米、紫薯……嚼起來會更彈牙一點,那是雞頭米,是蘇市特色時令小吃之一。
“好吃嗎?”
“蘇市我覺得是比錫市口味更偏甜一些的。”思語說道,“你是n市人,我是寧德人,兩個地方都偏愛辣的重口味……”
“得虧我們都不算愛吃辣的,不然到了蘇市,還真有點吃不慣。”
思語說的是甜鹹味的問題,我說的好吃與否是單看雞頭米的。在我記憶裏,奶奶、婆婆很少給我弄這種小吃,但我偏偏有印象……口感我不算喜歡,當然也談不上排斥,但小時候的我比現在的我,對甜食的興趣小了,而對鹹、辣的東西適應力強了一些。
這一方麵是初三那年,我同爸媽從半邊街搬到南柴,炒菜的任務也由爺爺奶奶改為外公,外公他自己是喜歡重口味的,我對飲食沒有特殊(刁難)的要求,也就小抱怨兩句,自己努力適應;加上後麵想著上大學,總不好天天吃食堂吧?挑食習慣一時半會改不了,酸甜苦辣鹹起碼要提高一下適應度吧?
現在來看還算不錯。
“我是從小喜歡吃酒糟湯圓的,大的有餡的湯圓也喜歡,喜歡糯米的東西,但對雞頭米有點無感。”我撇撇嘴,“口感是一方麵,口味的話又淡,調了糖還是融不進雞頭米本身,東西嚼完最後剩半碗糖水,讓我光碗我也嫌齁得慌。”
“說是雞頭米,其實這食材不是米。”
“這我知道,好像叫什麼芡實吧?跟蓮子屬性很像,我的確是到後麵才知道這些百科類的知識的……”
一人一碗……算是糖粥吧,早點是用這個解決了,但不代表到離開山塘街之前,就啥也不吃了。不說“女人有兩個胃”這種說法,這一上午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參觀什麼館、聽什麼戲曲的,逛吃逛吃就完事了,邊走邊聊,看到什麼說什麼。講真,這也是情侶的課程、學問之一,得慶幸一下,思語的活潑不是體現在這方麵……舍不舍得花錢那是另算的事情,關鍵我在和她成為情侶之前,不會不考慮這些屬性的。
之前不是有說過嗎:小時候被老媽帶著買買買,貨比三家跑上跑下,我不談對錯是非的問題,反正我對這種購物方式是排斥的。現在情侶之間,作為男方,我肯定是要把自己個人的一些態度,對於女方來說,能放寬的放寬一些,兩人關係也能跑得久一些嘛,目前思語對於逛街的興致、購物的欲望也不算很高漲,這也是我到後麵喜歡她性格的一個附加優點吧。
我們就牽手走在青石板路上,看著周末熱鬧起來的人流,小商販有賣一些折扇啊、古代帽子啊……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雖然沒花錢買來玩,但也是跟思語閑聊的一個談資,難得上街有我感興趣,主動想買的東西……
“小小年紀就有裝B的念頭了,嘖嘖……”思語笑著調侃道。
“這也算我喜歡語文、喜歡古詩詞的原因咯,也好解釋我能拿兩次語文年級第一。”我回應道,“到後麵,少了語文考試的壓力,我反而有興趣,敢寫點詩句了……我還不是那種精通格律、對平仄押韻嚴格執行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