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跟《SeeYouAgain》,兩首歌哪怕我對幾位歌手都不是那麼了解,歌曲本身也不算很喜歡,但有一說一,之前是有主動找這兩首歌,聽過幾遍完整版——主要傳唱度太高了,挺有名的。
不過這兩首歌能拚到一起,我是沒想到的,我雖然聽歌,你們也知道我對於淘歌的習慣:很少在企鵝音樂,酷汪音樂這種專門的音樂app裏,花一定時間檢索、翻找,自己因為高中不看電視的緣故,幾乎斷了各類音樂綜藝的收看。哪怕喜歡聽歌,也隻會在近期聽過的歌手的歌單裏,偶爾翻翻看有沒有新歌,名字對我眼緣,本身也得好聽,我才會加收藏,會自己去學……
所以有挺強的滯後性你們懂吧?有時我挺慶幸自己不粉歌手隻喜歡歌的性格,不然網上加個粉絲群,不出一個月就得被噴“不敬業”……
說這些的意思是……我壓根沒聽過這首歌,網上也沒誤打誤撞刷到過。是的,我大概能猜到這是某檔綜藝節目中,應需要改編整合了《平凡之路》和《SeeYouAgain》這兩首歌,而且就時長而言,就是我不清楚這首混搭的具體時長,那也比我們的曲目的不足四分鍾要好一點?
就更別說我並不知道這個‘某檔綜藝’到底是哪個,關鍵是歌詞各自是剪了哪個段落……
“叫我怎麼接袁靛這看似普通至極的一問?!”
服軟?順著她的話,先聽聽三班這次搞得咋樣?
不行!我難得犯次倔,蒙都要蒙得像那麼回事,告訴同誌們,隔壁不足為懼。
“兩首歌拚到一起是為了造反差,中英雙語也是一大亮點。”我……隻能模糊概括,並不能指明具體哪一段的唱法要點。
“合唱的話,這首歌……兩首歌都有適合和聲的部分,這是一大優勢。”
但要說“亮點”,我猜都能猜到——不是哪句真正語言表達的歌詞……
“《平凡之路》的難度從不在於歌曲本身的技巧性的東西、它的音可以到多高,而是演唱者能投入的情感有多少、傳達給台下聽眾的比例又有多少……這首歌是典型的感覺簡單,要唱好不容易,合唱簡單還不得統一,其中有人想冒尖,那反而live的時候要命了。”
說著說著……感覺突然要慶幸小黃同學這手選歌,雖然她(或許是跟袁靛私下有商量)當時的備選名單裏就沒有這首串燒……
“而《SeeYouAgain》,需要擔心的點也不是自家隊員唱英文歌的水平咋樣,肯定在最後幾秒‘wo’的快速轉音啊……”
是,音還是不高,但先不談隊內某人可能的轉音不流暢、僵硬……
“合唱轉音部分,自亂陣腳的情況,你們在高中合唱比賽的時候應該見過不少吧?”態度當然挺重要,但像是我們——或者說是大多數班級合唱,甚至都沒有音樂老師專業對口來指導一下,就班級負責人而言,你這相當於是自己提高了遊戲難度,回頭笑著跟隊友說“微笑麵對危險”……
我身處其中的話,我可能不會付諸實際行動,但心裏一定要“芬芳”一句mmp的。
“概括來講,歌是好歌,但翻唱就不好駕馭。”我揮揮手,“反正我這波不看好他們……但你們隻是聽聽就算了,別大嘴巴往外傳。”
“我也不是目中無人,我們沒有專門探聽別班的選歌、表演形式,對其他班肯定是要保持作為對手的基本尊重的……首要任務還是把自己的刀磨快,所以我應該在練習之前先來個自我檢討嗎?bb了這些有的沒的。”
自覺這個“話鋒一轉”還是挺成功的,氣氛鬆快了不少,大家嘻嘻哈哈的,感覺就很舒心。
“大家回想一下前麵提到過的細節,爭取開始就進入狀態。”
“對,萬一隔壁能聽見我們狀態正好,還能給點壓力。”
“……你剛剛不是還說先做好自己嗎?”小黃哭笑不得。
“我也說了基本尊重啊,毛爺爺就教導過嘛,戰術上重視敵人,戰略上藐視敵人。”
“好好好,我說不過你,你說什麼都有理……”
今年五一是歇周末的兩天加上2號的下周一,所以不會影響本周的正常課程安排。主要讓我擔心的一點,像之前我說過的:肖宇航和戴玉磊到錫市找我玩,會不會到時候跟班級大型活動,或是社團集體活動撞車,搞得我挺尷尬。
畢竟四月清明三天假期的時候也出現了這種類似現充的體驗:前兩天到常州出遊,最後一天班級集體組織轟趴別墅,增進感情……對我們三人組而言算是拉滿了好嗎?我是擔心勞動節假期,米娜桑的熱度還沒減退(或者說意識到假期來臨,熱情又複燃起來了……),整活跟勞動節當天的高中同學會麵撞車了咋辦?
排練結束,光速回班,今晚跟副班走一段,旁敲側擊地問了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