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傘掩姣容木倚春(1 / 2)

“煙雨延陵雙引客,林園晨磬語清痕。筆濡翠墨花凝笑,傘掩姣容木倚春。”

雖然心說是要寫首古體詩,而且因為上個月比較粗糙的雨後花詩,暗下決心這次要好好想好好寫,不能信馬由韁,但在韻律上還是偷了點懶的——沒有用古韻,用了現在比較寬鬆的新韻。

“而且頭兩句寫的也粗糙。”用字不細膩,也沒有首句押韻。絕句詩的話,我還是挺在意一、二、四都押到韻腳讀起來的順滑感,所以些許缺憾還是有的。

嘛,不過讀進去理解的話,既過分晦澀、一看就像在賣弄的詞句,也不是大白話的打油詩,這一點我還挺滿意的。

“煙雨”、“延陵”說了現在的天氣狀況和地方,本來想接個“兩相迎”,自覺讀得挺順口,還通俗擬人,無奈格律衝突,隻能一上來就改,這是有點不爽的。

“本來細雨、老城,光是這兩者就能讓我心情愉悅了。”要因為遣詞造句的表達問題犯倔,壞了心情,那絕對得不償失的……

“濛濛細雨,常州古城都來迎接我們這三位節假日到來的旅客,進入紅梅公園內,大片的綠植叢中,放空傾聽,仿佛不久前清晨敲響的鍾聲還能聽到回音。”“語”是對應第一句的擬人,而把隔壁的大鍾的餘音在公園林間繚繞寫成“清痕”,算是這首寫得最玄的一處了。

之前學詩詞的時候,覺得像李商隱那樣似夢非夢的內容,讀起來挺好,但你叫我做分析題?馬上川劇變臉口吐芬芳給你看好吧?!

但現在自己對寫詩這種比較冷門的事情感興趣之後,我似乎有點明白了:隨心寫的東西,也讓讀者在了解大致意思的基礎上,隨心拓展不就好了?所謂“一千個讀者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啊,當然我沒有狂到有一千人會看到我這首詩啊,也沒有故意讓讀者看不懂,自己腦補他們煩躁的惡趣味。說白了就是“任性”、“不負責任”的即視感?

到了後兩句,才是我真正靈光乍現,想到了就幾乎一氣嗬成的兩句:“筆濡翠墨花凝笑,傘掩姣容木倚春。”

後麵兩句當然是半聯想的產物,我現在怎麼有真實的筆墨紙硯來作詩呢?在我的yy裏要怎麼理解最合適呢?

“(幻想著)毛筆沾染的是竹葉滴下來的雨水化開的墨汁,寫在紙上仿佛都帶有綠色,一路上花朵都透過水珠,綻開笑容。”

“而我不僅是寫詩,還是在畫身前撐傘走著的美麗女子。視線和雨傘的問題,令她的姣好麵容被遮住,恰如花草樹木倚靠著春天萬物生長的活力,煥發出這個季節獨有的魅力……”

名詞、動詞相互交疊向上,對仗工整,給我莫大的欣喜、愉悅。詩中女子,原形自然是黃思語,旗袍身段,巧笑倩兮,現實加yy,體驗就很美妙。

享受著也不忘複製粘貼到說說上發出去。同一天發了兩條動態,但後者明顯受關注度更高(官方吐槽:一千人?不至於不至於……),當然評論區空無一人,並沒有逗笑的評論,或者說這條本身挺正,不容易歪樓?

可惜知道我遊常州身邊還有人的同學應該不多……如果冬陽等人不把這當茶餘飯後的隨處可談的話題,很難把“傘掩姣容”確切定位成黃思語,大概都隻會以為是,我臆想出的類似《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的人物形象吧?

“章啟軒你居然又在寫詩……”

“什麼意思?”我有些聽不轉袁靛這話的意思,但依然保持微笑。

“我們前麵回頭看了你幾次,都是低頭看手機,以為是在跟誰聊天,也不好中途問你,就隻能我和思語兩人yy其中內容……”

“結果你居然是沉浸自我世界裏吟詩作對,企圖騙讚?”黃思語“失望”之餘,也顯現出幾分批評我“幼稚”的眼神——當然這些是熟悉之後的玩笑。

“那你們怎麼說?”

“好好好,給讚給讚,誰讓你是班長呢?官大一級壓死人……啊居然比我……比我們先點讚?我剛才還以為是袁靛搶的先。”

emm……大概小黃隻就“我剛才發了說說”,三人聊了一會,並沒有過多在意詩中內容,多少還是有點失望吧。不過起伏不大,在我心裏不能算成一次“庸人自擾”,鏡水狀態還沒破,問題不大……

於是老天爺似乎聽到了“問題不大”的心聲,但因為自己貴為天神,不屑深究“什麼事問題不大”。

小雨問題不大?喲嗬?安排……

於是在走出公園,準備去天寧寺的時候,雨勢加大,雨點也大,小黃低聲驚呼,小步蹦跳著來到我傘下,我也迎上來,讓出一些空間。

“這老天是不讓我們好好休息,愉快玩耍,好煩哦……”

“先找家店吃飯吧,下午再去天寧寺看看,如果到時雨小了、停了,那當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