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翻的ship?(1 / 2)

在我們新媒體部周末到梅園春遊之前,在我無聊到需要繼續介紹(水)下學期的新鮮課程之前,周四,下午實驗課後,安排是班團例會,但本周是單周,我本來想著配完實驗的指示劑,算是提前打卡下班,開開熏熏回宿舍打幾盤擼,如果期間正好有那位送餐的大叔在過道裏吆喝……

別忘了我是住幾樓啊帥美們,大叔都這麼辛辛苦苦爬上六樓,感覺不支持一下他的工作,都或多或少有點不好意思?

下午,我們還在宿舍裏——準備去化工樓的實驗室上課,下學期還是我們沈老師帶實驗課,無論無機化學還是下學期新亂入的分析化學……(官方吐槽:又犯病了?)

咳咳,608一行人正準備走,門口出現陽光小胖幾何蔚濤。

“班長……你在就好,省得我在實驗室跟你說這種事……”

富有想象力的同學不難看出此時的鏡水,水麵上緩緩氤氳起……三個問號,好在何蔚濤不是“你問我啊,問了我才告訴你”——那樣的人,不然我……

我還挺幸運的,好像從出生到現在也沒碰上幾個這樣的人(官方吐槽:你水被染黑了嗎?今天咋這麼墨跡?!)

說的是學院排球比賽的事情。上學期的課餘活動豐富:籃球、羽毛球、院運會、班級聯誼、迎新晚會……下學期也不會忘記整活的,隻是課程略增多,難度也大一點,精力有限,所以體育活動不是辦受眾群體多的。

啊,說的不是足球啊,而是排球。

不清楚各個地區的大學之前,學生的體育球類活動會是怎樣的,反正我是籃球羽毛球排球處在“會玩”的層級,足球是“能玩”,乒乓球就……感覺有點愧對中央?

但凡有同學有“能玩”的水平,我都會心甘情願退居“觀眾席”,給他們“打電話”。排球的話,我是感興趣的,打籃球我沒法扣籃,打排球我就有信心網前起飛打扣殺,那多爽啊……

然後高中兩次年級排球賽都輪不到我上場,班裏比我高的不止六個,最高那位還是校排球隊的體育特長生,比賽中輪換休息都沒必要,我也沒好意思垃圾時間跑上場刷刷存在感。

大學在班上人數削減一半的同時,更提倡團隊合作,何蔚濤說要不要試試排球比賽,我當然是滿口答應。

“班上三個高個,從籃球場轉移到排球場,就是我們不怎麼接觸、練習排球,有這份人員優勢,名次肯定不會差……”

邊走邊聊,何蔚濤是這次排球賽的組織者,也是隊長,了解的自然比我這個班團事務、活動具體本領——兩種層麵上“雜而不精”的人更多一些。到化工樓實驗室這十分鍾左右的路程,我就知道了兩個新訊息。

這次可能是為了節省比賽總時長(多少天),安排是把直屬的班級都並到一起參賽,這總不會缺人了吧?而另一個我沒想到的,是比賽可以男女混搭。

高年級組就是一個學長一個學姐,並沒有1402的人……然後我們班裏,陸雨晴也跟何蔚濤報了名。說句難聽的話,我是沒想到陸雨晴是打排球的。

個頭不高,平時給人的印象就是文靜可愛,清秀但算不上美麗——不是放在人群中,一眼看去就能為之傾倒的驚豔。身材是略顯豐腴的:臉、胳膊、小腿肚……但不是胖嘟嘟肉乎乎的那種體格。就這麼弱不禁風的樣子,居然排球玩得這麼6,的確讓人覺得意外。

“13級的兩人是我在排球社裏認識的。”何蔚濤對我說,“比賽是上六名選手,除了高年級的兩位,還有我、陸雨晴,你還有劉義、賈辰浩……”

人數是夠了,但輪轉隻有一人,比賽時讓隊員保持較好的體能狀態;防止隊員意外受傷,需要替補隊員上場;甚至是更進一步,在日常練習中開發多套陣容、戰術,以應對不同對手的打法……

“在人人都樂意團隊合作、商討對策、積極訓練的情況下,那當然參與人數多多益善了。”

我和何蔚濤初步定下了方案:實驗課以及日常時間,由他去問“看樣子會打排球”的男生,願不願參賽,我則是晚上晚自習的課間,上台講這個事情給女生聽,看看還有沒有像陸雨晴這樣的選手。

我、劉義還有賈辰浩,按最常規的“三人網前,三人後場”布陣的話,在場上個人輪轉,大部分能做到攔網、進攻和防後場的平衡。目前除了我們三個高個,何蔚濤和曹學長組織偏進攻,陸雨晴和李學姐就偏後場防守——乍一看似乎沒啥短板,這還挺令人滿意的。

“那暫時就這麼說定了軒哥……周末我們到四食堂那邊的球場,隊伍第一次見麵,熟悉一下,然後訓練一下。”何蔚濤說話挺樂天積極的,“之前不怎麼會打沒關係,本質還是娛樂嘛,其他班情況說不定比我們糟呢,團體配合的化學反應肯定要比個人技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