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睹物思人(2 / 2)

爺爺曾經是印刷廠的一個領導,國企嘛,人際關係都比較固定,老爸進廠,與爺爺平級的、和老爸情況類似的……都提前了解到爺爺和老爸的父子關係:章曰辛是章火根的兒子。那能不記準嗎?

相對的,鄉下人取名字還是圖吉利、好聽為主。就像大爺爺大奶奶的幾個後生:鳳雲、鳳眼、十全……好家夥,鄉土氣息濃鬱,這是什麼?是什麼?是用了通感的手法啊,是知識點,都記點筆記,萬一哪天就能用得上呢?

與鄉下的親戚簡單地起身彎腰,扇形麵朝他們正對一輪,說句“大家新年好”,餘下90%的工作就交給老爸老媽他們了,我就隱身當個聽眾,默默學習一下……

咳咳,剛剛還說90%是老爸他們的呢,那不就是說10%的話題我還是躲不開的嗎——前不久我們在家還聊到我那個二哥的事情呢……

姑姑在嫁給姑父開始,就不會同我們一道來鄉下拜年了,當初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起初老爸還沒買車;買了車因為車技不好,當時鄉下也道路顛簸,奶奶會暈車,所以有幾年爺爺會陪奶奶坐公交;還有奶奶適應坐轎車,一家六口擠一輛車……這是我記憶中印象深刻的場景。

“家用轎車滿載五人,我們這波算超載吧?”

大年初一路遇交警叔叔攔車開罰單……這有夠衰的吧?

搞得我那兩年看著車窗外緊張兮兮的,家裏人笑歸笑,但誰也沒有就此開口說些什麼——畢竟我擔心的是完全合理的,誰都挑不出什麼不是。

扯遠了些,自從姑姑不同我們來鄉下,大爺爺就多了一些話題:問姑姑這一年的情況,和姑父相處得怎樣?生意如何?而聊完姑姑,我這“祖國的大花朵”自然躲不開被詢問,哪怕我秉持著少言多聽的操作……

在中國,高考生受全家人關注、問詢,那再正常不過了。

“牛牛今年高考對吧?最近期末考試狀態怎麼樣?”十全大伯開口問我,他是在省農業大學當個老師,至於有沒有評個職稱啥的……我哪會去問這種問題?又不是分數差到那種程度,考本地非211院校還得想著托關係,或者隻是想在學校裏有靠山好裝杯?

“我這思想……不至於爛到這個地步吧?”

自嘲一下腦中一閃而過的調侃,我還是接過大伯的話。

“還行,不算差也不算太好,差幾分到600。”

大伯聽了,拍拍我肩膀。

“小夥子不錯,爭取下學期再往上衝一下,考個985。”十全大伯對我們這麼說,“隻要下滑不會很明顯,211那是拿得穩的。”

“是啊,我們也是希望他能再努把力,衝最後一波,哪怕不是那些一流的知名學府,以後考研究生也相對輕鬆一點,保研的名額也多一點,我是這麼想的。”老媽附和道。

果然,牽涉到我,話題聊到學習、大學,老爸、爺爺……家中這幾位隱晦地對了下眼神。

“說起大學生,啟軒他二哥現在怎樣了?”老爸像是無心一問,“今年回來了嗎?”

大爺爺等人都沉下臉,搖搖頭。當然這份沉悶不是針對我們聊到這個事上了,而是他們自然地擔心。

“那……這算算,哪怕銘子是本碩連讀,也快畢業了,怎麼說也該本人回鄉過年,看望親人朋友吧?”老爸如是說道,“就是國家也不至於這樣操作吧?那都有些不近人情的意思了。”

短暫沉默過後,也是十全大伯接話,

“爸媽本意都是相信國家,相信孫子說的話的……其實去年開始,我們就開始有疑疑惑惑的感覺了,但不好對二老明說。”大伯看了看微微低垂著頭的父母,輕歎一聲,再麵對著老爸和爺爺。

“直到今年,知道他又不回家,因為之前就有我們開始吹風,爸這才開始起了疑心。”

“我們之前說是把幾張照片送到公安局鑒別一下,但……爸說等過完年,我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爸爸、爺爺都跟著點點頭,至於“隻是下意識點頭”——具體為什麼並不清楚?我覺得我都能隱約明白,長輩心裏不太可能雲山霧罩的。

“大爺爺大奶奶……老人家這是睹物思人啊。”

消息隻有照片、信件,還有極少情況、極短時間的單向電話,老人家當然把能確實握在手裏的物什視若珍寶,怎麼舍得交出來一段時間?

何況大爺爺也有害怕的情緒在,無論多少……所以先不談二哥結果到底如何,我算是能夠理解報道中情況類似的家庭,家裏人的心情變化,以及對於置身事外還……要麼指點江山,要麼評判受害人家屬的鍵盤俠——本就厭惡,現在又提升了一個level。

對不起,我在這裏應該做個檢討……對於鍵盤俠,自己難道不應該是一上來就滿級仇恨值嗎?

“怎麼還有上升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