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羊年第一天(2 / 2)

畢竟在吃這方麵……該說“基本的美食”——要麼家裏會做,要麼周末到外麵家人會捎帶上我去蹭吃蹭喝呢,還是另一種說法:我本身對吃的追求也沒那麼大呢。兩大因素導致我從小就不是一個貪嘴的娃,家裏人最放心的就是我不可能被棒棒糖、巧克力等零食誘惑,然後被人販子拐走……

因為小時候,當他們在家裏拿零食逗弄我,我絲毫不為所動,他們……

嗯,露出神情複雜的笑容。

確定我絕不會被美食誘惑,少了一個危險因素,但同時也少了一個樂趣——他們當時應該是這麼想的吧?但對於我而言……

“這有什麼好遺憾、失落的?”

反正一些成年人對逗弄小孩的樂趣,我是反感、排斥的,這可能也是我有時不喜老媽的一點基礎理由吧。

不過……畢竟是親人嘛,在談話之前沒有激起負麵情緒,彼此的交流還是正常、舒心的。

“那我先上個廁所,再回被窩躺一會……今天天氣挺冷的。”

排隊上廁所,在我洗漱完畢,開始吃早點的時候聽見客廳處拖鞋的聲音,轉頭四目相對。

“咋起得這麼早?”

“你媽在旁邊一頓折騰,還找我搭話了……既然被吵醒了,不就幹脆起床?”

老爸上廁所,就不隻是解決生理方麵的問題了,還順便在裏麵吞雲吐霧一波,所以時間比我和老媽加在一起的時長還要更久……

差不多吃完的時候,老爸出來,我順便問一句需不需要也來一片麵包墊墊肚子,結果他來了一句。

“不用,謝謝,到了鄉下中午留肚子多吃一點。”

我直接好家夥……

老爸回房間,離我們出門接爺爺奶奶還有一會時間,趁著老媽最後一個洗漱,還得化妝的空閑時間……

先打會兒飛機完成幾個任務。(官方吐槽:開車騎臉?)

說的是企鵝那款“全民飛機大戰”的遊戲,當時剛出的一段時間還挺火的,我也玩過一陣子,隻不過因為上課嘛,沒法不間斷地玩遊戲,哪怕隻是完成基本的日常任務也不行。

於是我那個號就交給老爸一起管理了……說實在的,這還是我從小到大見到老爸玩遊戲,在一款遊戲中同時有多個賬號切換著玩。

話說老爸……至少從我有印象開始到現在,從不玩網遊。像是當年的《天龍八部》啊,《星辰傳說》啊……這就不談了,但既然喜歡玩《搶灘登陸》、《使命召喚》、《戰火兄弟連》……理論上像CS、CF、三角洲這類的網絡遊戲,應該也不會排斥才對。

可他的確不玩網遊性質的槍戰遊戲。

“多人遊戲的話,因為發現敵人要不停地切換視角觀察……”有一次我問到這個問題,老爸也很坦率,“沒一會兒我就眼花了,所以我從此不玩網遊的槍戰了。”

懂了,就是操作啊、反應啊……年紀大了,跟不上年輕小夥子了,所以死的比殺的多,沒得遊戲體驗唄……

“呃,你說我技術不行說我菜,我也承認好吧,確實打得不好。”在我半開玩笑“嘲諷”他的時候,他挺爽快地承認……就讓當時還小的我有點費解了。而當老爸開始玩“全民飛機”,還一追追了幾年,我可能是回想起他在我兒時對我說過的話。

“這遊戲比你前些年玩的槍戰單機還簡單,你這是越活越回去了?”

我說這話的時候,腦子還絲毫沒有自覺:君不見我打過CF,玩過跑跑卡丁車,但大概三年左右,這種網遊我就很少碰了——不像初中放假那樣,一玩兩三個小時,上午玩了下午繼續,如果小姨晚上沒工作,我還會接著“突突突”。

可我當時……或許也注意到了,但卻沒有細想原因:遊戲的初衷是讓玩家輕鬆,那麼單機遊戲在大部分情況下,不就是更合適的選擇嗎?

老爸回答我的說辭也是“為了放鬆,沒必要燒腦。”我當時沒有回頭審視自己的習慣,哪怕是我有了“鏡水”的自我管理,我也很少把玩遊戲和學習、人生大道理聯係到一起。這麼做有利有弊:到了高中,我玩遊戲少有沉迷的趨勢,但在反思總結的時候,也很難把遊戲之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和現實生活關聯到一起理解、消化。

“快九點半了,出發嗎?”

“走吧,你們先下樓,我馬上鎖門。”

把ITouch的充電線拔了,耳機也帶上,老爸車上要麼聽廣播新聞,要麼聽音樂電台,車上插的那片sd卡裏麵的歌……倒不全是“神曲”啊、土味情歌那類,讓我難下咽的東西,但比起電台播放的“未知時點到來的驚喜”,我還是喜歡“穩穩的幸福”。

“陽台門記得關一下。”

“oj……ok。”

差點大E了,好在有閃,不然大年初一一大早挨噴,我也挺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