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書友應該也都看出來,本書的黃金紀曆史設定,是以西方古典時期的曆史為參照。

長詩半島也就是希臘半島,智城其實也就是雅典,勇城就是斯巴達,烈陽帝國的原型是波斯帝國、日珥對應埃及、耀斑對應巴比倫、酒鹿草原的部族對應斯基泰人,光斑半島自然就是阿拉伯半島……

曆史走向上,也就是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居魯士大帝(卡拉迪奧大帝)崛起,之後與希臘的“希波戰爭”,以及後來馬其頓帝國亞曆山大大帝(普萊克特大帝)橫掃。

設定上普萊克特大帝是因為有染指魔界的心思後,被均衡結社暗殺,並且之後的曆史就沒有參照了,屬於原創走向。

智城參照雅典的設定,包括提到的內耗時期,都有曆史原型。

屢屢被提到的、被迫害聖者,原型也就是蘇格拉底,並且設定上伊爾維都是蘇格拉底的後人——幾次有人當他的麵,提到智城聖者的時候,他都會有一些神色反應,作為鋪墊。

蘇格拉底是被雅典人投票處死的,本作中也差不多是這樣,這也是伊爾維都的家訓的由來。

曆史上蘇格拉底的罪名是蠱惑、洗腦年輕人……

而在本書中的設定是,蘇格拉底想要開發出直接給人灌輸知識的技術,結果因此被智城的蠱惑家陷害——之前蓋皮誠考試的時候,問伊爾維都是否有直接灌輸知識的魔法,結果伊爾維都“甩臉子”就是因為這個。

而特瑞莎的老師,是以流亡中的亞裏士多德為原型,也就是四元素論的開創者。

本書中也是普萊克特的老師(亞裏士多德也是亞曆山大的老師),在普萊克特死後,被智城驅逐,後巧合被特瑞莎收留、並且成為特瑞莎的啟蒙老師。

剎帝半島的原型是意大利半島,被魔王攻陷首都的曆史原型是被高盧人攻陷羅馬城。

設想中剎帝魔王城降臨,背後的原因會參照格拉古兄弟的事情(接連兩位親兄弟保民官,為了民眾利益被貴族殺死),第二部漢德佛斯就會回到剎帝……

可惜一部就撲死了……

……

另外再說一下設想的大背景……

創世紀之前,這個世界生活的生命是以太行者,後來因為“太陽”(類似輻射源的感覺)墜落在這裏,導致以太行者無法繼續在這裏生存,被迫進入了外圍的虛空,變異為虛空異獸。

而創世紀初期,太陽的力量分裂為光與暗雙域,光域之中誕生了時間與空間之神、生命與死亡之神、命運之神,暗域之中誕生了造物神(九階神)。

同時誕生的,還有一部分次一級的聖神(八階)和再次一級的主神(七階)。

造物神創造了最初的生命,參照的是“以太行者”最初的樣子——也就是人類。

之後造物神因為看不上人類的孱弱,開始創造其他強大的神話生物……

因為被創造的神話生物,開始漸漸擠壓原始神靈的生存空間,漸漸有了爭鬥,而人類隻能作為兩者的附庸。

這裏還涉及到了一個重要人物——愛神,她認為繁衍應該以“愛”為基礎,並以此建議給了造物神,不過卻被拒絕,還被生命之神嘲笑,認為她不懂生命的真諦。

此時的眾神,完全以欲望、本能為繁衍的動力(這也是神格混雜的開始)。

於是愛神暗中挑動了光域與暗域的戰鬥,先利用虛空異獸,暗算了最反對她的提議的生命與死亡之神,並且嫁禍給暗域……

最終雙方的戰鬥,以暗域落敗告終,造物神被封印在深淵、從此被稱為深淵之神,不過也因為戰鬥引發的動蕩,令虛空異獸侵入到了光域與暗域之中。

時空之神、命運之神,想要用封印造物神的深淵,阻隔虛空,雖然成功,但自身也在力竭之後,被愛神暗算、封印。

從此,世界的中心為“太陽(陰極星)”外圍包裹著“深淵”,而在深淵之外,也就是虛空。

之後世界進入眾神紀,光域最強的四位聖神,也就是地、水、火、風四聖神,暗域最強的則是大魔神。

雙方和解,並且重新塑造了規則。

從此四聖神塑造了四顆“星球”,作為光域的載體,也就是後來所謂的“人間界”,而暗域位於太陽周圍,也就是“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