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各部所奏之事原本是要經過太傅大人過審的,可是方太傅上任後,潛心教導皇子們,以不能一心二用,誤了大禹國的未來為由,湊請王上拒了這門差事。”
“那在這之前呢?”
“在這之前是要經過顧丞相審核的。”
“那為什麼後來換成了方太傅?”
“王上體恤顧丞相年事已高,擔心他管理的事務過於繁瑣,勞累太過,傷了身體,所以才減輕了一部分差事。”
“你也這樣認為嗎?據我所知,顧丞相在那之後的幾年才過花甲之年,王上當時還給他備了賀禮送過去,而朝中兩位現任尚書還是和他同時期考的科舉。”
“這事青英有些印象,本來王上要親自去祝賀的,可是後來被一宗親約著去了獵宮狩獵,也就隻送了賀禮過去作罷。”
回答到這裏,青英額頭已經有了細密的汗珠,芸貴妃接連發問,根本沒給過他思考的機會,他隻能憑著直覺想到什麼就回答什麼。
“你可能還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在方太傅上任之前,王上就已經下令尚書台改稱尚書省,從此尚書令的份量日益提升,事無大小,都要經過尚書令,也就是說在方太傅之前,顧丞相的職權已經被削弱,他雖為一品大臣,可是手上已經逐漸沒有了實權。”
“還是娘娘明察秋毫,屬下愚鈍,未參透其中道理。”
芸貴妃把顧丞相大勢已去的事說得明明白白,接著又補充了一點,“顧丞相雖有兩個兒子,可是他們多半靠著祖上的蔭封吃喝玩樂、整日遊手好閑,所以一旦顧丞相退居二線,也代表著顧氏一族大概率要沒落了。”
芸貴妃雖然從頭到尾連她的名字都沒提,可是說出來的事卻樁樁件件與顧初言有關,青英此時已經為十四爺捏了一把汗,他和顧初言的未來幾乎是沒什麼可能了,但是十四爺用情至深,青英還是想替他說點什麼。
“娘娘,十四爺還年輕,人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往後是什麼情況還不知道……”
不料青英還未說完,芸貴妃就打斷了他的話。
“本宮今天特意喚你過來,沒有什麼特別的事,隻是你跟在十四身邊,又深得他信任,我希望你除了做好護衛,也要做好朋友,那些圍繞在十四身邊,對他又沒有益處的小人物,在必要時及時清理了,才是真的為他好。”
芸貴妃說這話時,青英很明顯的看到了她眼裏閃過一絲殺氣,為了確認這一點,青英忍不住開口探究清楚,“娘娘的意思是?”
若是他母妃真的有這個心思,還不如勸十四爺早點把這事給放下,免得傷人傷己。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及時把這事給阻了,也就不會要用那些棘手的法子了。”
末了,芸貴妃又認真作了補充,“本宮知道,你在十四身邊久了,也沾染了幾分他灑脫仁慈的性子,可是你們別忘了,在這從未停止過風聲的王宮,灑脫和仁慈才是最大的絆腳石,他身為皇子,有自己的宿命,該舍棄的不能有猶豫,不然很容易被人利用。而你,身為藍羚侍衛,應該知道,在禦前還有正二品的帶刀侍衛吧。”
“可是娘娘…”
“本宮知道,你是真心待十四,正因為這樣,你更應該理解,本宮是他的母妃,有些事不便直接阻他,但是你放心,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事情做起來不會是你想象的那樣生硬,本宮隻需要知道你是真心為十四辦事就好。”
芸貴妃說到這裏,青英已經無從辯駁,隻得跪了下來,“娘娘在上,如果有什麼要做的,您吩咐就是,微臣隨時聽候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