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風刀霜劍嚴相逼(1 / 3)

和晟十六年,冬。

晟帝血崩不治的當天,儲君太子竟亦在同一天的晚上突然暴斃歸西。

此消息一出,朝堂上下嘩然,驚愕不已。

然而,沒有誰敢對這段血濺宮闈的廷變提出半句異議。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晟帝的皇弟瑁王李成暄主持大局,緊急召開朝議。

大殿上,文武百官戰戰兢兢,你看我,我看你,看似盡皆茫然,實則大家都心知肚明。

——今天,瑁王終於要撕開偽裝,亮出野心,他要稱帝了!

天下苦瑁王久矣。

放眼朝野,誰人不知這個瑁王狼子野心,權傾多年,手中握有實權,那金鑾殿上的皇位早就等同虛設。

現在,早有數個阿諛奉承者準備了一套說辭,做好姿勢。就等瑁王過來之後,效仿那太祖登基之狀,給瑁王李成暄也來一個順水推舟,黃袍加身。

對於這些人的動作和心思,文臣隊列中有一個人偷偷咬牙攥緊了拳頭。

然而,瑁王李成暄過來之後的做法卻讓在場所有的人始料未及。

但見他親自拉著一個年僅十六歲的錦衣少年施施然走上台階,什麼都沒說,徑直將錦衣少年按坐在中間的金漆龍椅上。

就在眾人目瞪口呆中,瑁王動作幹脆利落,打開手中的聖旨,麵向大家宣讀:

即日起,立五皇子李維禎為昶帝,改年號為慶昶,欽此。

“這,這……”堂下群臣中的竊竊私語聲漸起,其中提到五皇子李維禎時不乏輕鄙語氣。

要說聖旨中突然出現的五皇子何許人也?他正是瑁王親自領進來按坐在龍椅子上的少年。

大臣們對其繼承大統嫌棄的原因有二。

一則,這個李維禎是庶出的,於綱禮不合。他的生身母親是一個宮婢,晟帝在位時就不曾榮寵過他們母子倆。李維禎已經一十六歲了,至今連個封號都沒有。

二則,李維禎平日裏不愛讀書,胸無半點墨。平時就愛到處野,好色貪花,淫樂成性,若要論起風流韻史來,比起他的年齡還要多。

最為臭名昭著的,就是前年掘豔案。

話說那年暮秋,京郊盛傳來了有一個絕世美人,可惜美人福淺,因水土不服很快就香夭而去。

而五皇子聽聞後,十分好奇此種絕世美人究竟是何等的樣貌。他竟然親自帶人去將已經下葬埋墳好的棺木給盜掘了出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打開棺蓋,把裏麵的姑娘抱起來細細觀賞。

像他如此文不成武不就的紈絝人物,要將未來國運交給他掌握,實在是兒戲至極。

“今日立帝事宜,乃遵從先帝遺旨,爾等可有異議?嗯?”瑁王提高音調,冷眼望著堂下群臣,嘴角似笑非笑問道。

朝堂內頓時鴉雀無聲。

見此,瑁王大袖一揮,隨口說道:“既然沒有,今日朝會那就到此為……”

“罔顧國綱禮法,曲冒先帝意旨,王爺您這是不孝不忠之舉!”文臣隊列中忽然有人走了出來,大聲斥責道。

眾人定睛一看,說話者正是諫議院大夫季相輔。

季大夫剛正不阿,素來與瑁王政見不一,是瑁王擅權專政道上的一塊硬石。

聽罷,瑁王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不屑一顧,隻回應了輕描淡寫的四個字:“那又如何?”

季相輔沒有料到瑁王竟然這般囂張全認,震驚當場。

瑁王不耐煩了,走到台階邊,居高臨下的望著群臣,舉高聖旨,眼神中透出陰戾。“怎麼,先皇禦旨在此,你們就膽敢不奉召了?啊?”

“啊”字尾音加重,壓迫感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