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除夕之日,今年趕著春節前下了一場大雪,天氣也是格外的寒冷,雪中一位瘦弱的少年,在山中結冰的溪流間,一下一下的用石頭敲打著冰麵。
一條被凍住的大魚,被瘦弱的少年一下一下的敲了出來,抬手就放進了背後的竹筐中。
接著又是慢慢的敲出了兩條,這才讓少年已經被凍紅的臉龐露出一絲笑意。
少年姓潘名念君,原先家裏父母在的時候,日子還算過得不錯,可是十年前隨著一位盧先生的到來,小鎮發生了一些動蕩,父母也是在那場動蕩風波中雙雙去世。
小鎮千百年來的謀生,就是家家打鐵,有時也有小鎮外麵的人鍛造鐵器來此,所以有外鄉人經常來,其實倒也司空見慣。
故而當時那位姓盧的先生帶著個小孩來,鎮上的人們也沒在意。這也才有了後來的那場風波
鎮子的老人們也曾經講過,自己的父親,可能是不愛打鐵,也或者是真的想上外麵走走。很小的時候便和一位同鄉的摯友離開了家鄉。一走便是很多年才回來一次,直到有一年帶著自己的母親回來,也便再沒離開過了
潘念君放下手中的石頭又從冰中抓起一條魚,心中也是極為開心的,想來今天是可以過個好年了
背起裝著魚的竹筐一邊往山外走一邊看著遠方的雪景,突然想到好像從自己記事起,也沒見過下得如此大的雪。
少年孤單的一個人走在山路間,頭上的雪花飄的也是越來越大。
少年還未長大,卻先白了頭發。
雪中的風景,在少年的眼中也是格外的好看。一朵朵的雪花飄落,山川河流都仿佛被穿上了一層白衣。
少年望著雪景,不禁想到了小時候自己的母親,會在下雪的時候帶著自己在院子中堆起一個個小雪人。然後帶著自己坐在屋裏的火爐旁,講著一個個的故事。那時真的感覺是自己最快樂的時候了。
少年走著走著便已到了山外,寒冬臘月,天暗的多少早一些,出來以後天色就已經很晚了。
少年孤單的身影向著自己家的方向漸行漸遠。大雪落在少年肩頭多少落寞。
少年自父母雙雙離世後,便一個人住在小鎮君子巷的一個小院裏,傳聞這條巷子不知在多久以前出過一位君子賢人,故而小巷也被冠以君子一名。
屋中的潘念君點燃了桌上油燈,綻放出一絲絲微弱的亮光,同樣也慰籍了身為少年郎的自己一絲希望
想著開春以後便還要去學塾,除了幫書院中的先生幹些劈柴的雜活,維持下生活。同時還能旁聽先生們在那裏傳道授業。
倒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
不得不說這麼幹,潘念君確實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也認識了不少的字,也全虧常年在那裏的秦先生多加照顧。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先生雖然是先生,可仿佛並沒有先生的那種威嚴。
更像是一個知心的朋友,大部分時間都是嬉皮笑臉的,也是如此才讓潘念君更樂意去尊敬秦先生。
屋子裏的爐子火苗旺盛,少年望著外麵的大雪紛飛,心中卻在想這樣的苦日子還要多久,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長大,要是爹娘還在身邊該多好啊。
這時門外一個身影自雪中而來,揮舞著手大聲喊道:“小念君,爺來看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