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的確是火龍真人,親自製作。
至於為何沒有雕刻成一把完整的桃木劍。
不是因為火龍真人懶。
而是因為這把劍取材之時,是取的龍泉觀祖師祠堂門前那棚桃樹當中一根老樹的樹枝。
不知是什麼原因,尋常鐵器根本無法破開這樹枝分毫。
火龍真人當時是用了觀裏柴房中一把據說是龍泉觀開觀祖師爺傳下來的一把柴刀,才堪堪能奈何這樹枝。
不過,雕刻起來也是十分費勁。
索性就沒再細細雕琢。
“公子要用這根桃枝再次練習禦劍?”
“正是,但是我暫且先用體內氣海丹田溫養一下這柄‘寶劍’!”
說罷,李槐衣袖一揮,便將這柄“劍”送入了自己的氣海丹田之中。
那顆金丹之下,有著海量氤氳嫋嫋的磅礴氣運精華。
這柄十分“拙劣”的桃花枝直接浸入其中。
半晌之後,鬱鬱蒼蒼的氣海之上,一根流光溢彩的桃木枝躍然其上!
竟是桃花抽新芽,有了幾縷生機!
桃花枝再次出現在李槐手中之時。
已是熠熠生輝,不似凡物。
“這桃花枝似乎真成了一件法寶!”
“品級至少已達到了玄品中階!”
青鳥捂著啞然的小口,驚喜地說不出話來。
“這下,應該足以承載靈氣了!”
李槐再次凝聚了一團比之前大了幾倍的靈氣之火沒入桃花枝當中,將其猛然拋上天空,大喝一聲:
“劍來!”
隻見這柄被李槐取名為“星回”的桃花枝竟是在天空中發出“嗡嗡”的劍鳴之聲。
尖利震耳!
梧桐苑外的那口大水缸周圍,那群笑的前俯後仰的小道童們此刻正欲離開。
“去!”
李槐左手掐劍訣,順勢一揮。
“星回”便如一抹流星激射而去!
依舊是垂直下墜,但速度卻比剛才那柄已經煙消雲散的“初歲”快了不知多少倍。
砰!
隻見星回如一顆小型隕石般將那口水缸炸裂而開,激起水花數丈之高!
不過李槐力道控製得極佳,剛好使水缸炸裂開來,激起巨大的水花,而水缸的瓦片卻沒有四散飛濺,而是在原地散落開來。
炸裂開來的水花飛濺到周圍的小道童身上,將他們駭得目瞪口呆。
下一刻,數名道童之中有一人率先“哇”地一聲哭出了聲。
周圍被感染的道童們也都張口大哭。
梧桐苑門外,頓時“哇”聲一片,好不熱鬧。
不過,這群哇哇直哭的道童當中卻有一名星眉劍目的童子,不僅毫無悲悚害怕,反而死死地盯著那口已經成了碎片的水缸,心神向往。
李槐在一眾道童麵前的顏麵可謂是失而複得,此刻心情大好。
他走到這位沒有哭泣的小童子身邊問道:
“你叫什麼名字?”
小童怯生生地說:
“隋浮萍。”
“你怎麼不哭啊?”
“浮萍自出世起便顛沛流離,就猶如這缸裏的浮萍,做夢都想打破水缸闖闖外麵的世界。”
“今日見水缸破了,高興還來不及,何來悲傷。”
李槐見這小童子言語振振有詞,甚至還有些道門高人的“打機鋒”的意思。
頓時感興趣了起來:
“可水缸破了,浮萍落在地上,也會枯萎,最終也會死的。”
聽到這話,這位叫做隋浮萍的小童子繼續故作老氣橫秋道:
“人死不過卵朝天,世間不過百萬六千裏,不待也罷!”
“你怎麼確定這天下才百萬六千裏?”
隻見這小童撅著光禿禿的小腦袋,用被水打濕的破舊道袍擦了擦臉。
認真思量後回答道:
“道門入門典籍《道史》上寫的。”
李槐回憶片刻,那道門聖經《道史》上的確有這句,不過原文可不是小道童說的那般粗鄙,而是:
身死道則消,世間不過百萬六千裏,何處不是道?
記得當初火龍真人在教導自己時還曾經認真解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