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冷笑一聲,沒有回答張旭的問題,而是看向一旁的李太白:
“李大人,朕記得你乾坤閣麾下,是不是有一個名叫齊峰的統領?”
李太白疑惑地點了點頭,不知李默為何突然提起此人。
“陛下問他做什麼?”
李默勾了勾指頭,李太白便附耳上來,隨後李默輕聲說了幾句話,李太白的眸子隨即亮了起來。
“陛下放心,老臣這就去辦。”
看到李太白這前後之變化,杜甫和張旭二人卻是一頭霧水,不免好奇李默方才究竟說了什麼。
隨後李默又看向張旭:
“張大人,你現在出宮去,暗中找個差不多是十日之後生養的婦人,帶入宮中。”
張旭瞬間就明白了李默的意圖。
“陛下是想……讓這婦人假扮皇後娘娘,然後將皇後娘娘轉移到他處?”
李默嗯了一聲,張旭便匆匆退下。
“杜大人,朕的計劃很簡單,就是把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
李默在將自己的計劃悉數說給杜甫之後,杜甫也一改愁容,臉上全是笑意。
之前他內心總是惴惴不安,但現在停了李默的布局,他已經有十成的把握了。
要不說自家陛下乃是紫微星轉世,這等周密的計劃,任你玉華武者再強,用陛下此計,必能讓這些玉華國人後悔來到龍國。
就如此,杜甫滿麵輕鬆地出了宮去。
鬥轉星移,三日過去,根據太醫診斷的日子,顧惜雪臨盆的日子也就都是六日之後了。
清晨的第一縷晨曦落到紫禁城的金頂之上,汝陽城迎來了新的一天。
紫禁城,一頂龍轎在一眾大臣宮人侍衛的簇擁下,出了皇宮去。
街道上,看著遠去的皇帝儀仗,人群中幾個百姓圍在一起竊竊私語起來。
“聽說了嗎,洛陽城街頭有蒙麵武者當街殺人,據說殺死了好幾百人,陛下前幾日下了罪己詔,今日出宮,便是要前往洛陽,禦駕剿賊。”
“陛下乃仁德之君,日日為國事操勞,就是不知道是哪方勢力所為,下手如此歹毒。”
其中一個大漢指了指不遠處的兵卒說道:
“這都不知道?眼下我龍國全國戒嚴,防的是誰,那凶手便是誰了。”
其餘幾個百姓聞言便不約而同地驚呼道:
“是玉華國!”
汝陽的百姓們最近也察覺到了這幾日的氣氛不同往常,近來的汝陽城內,百步一哨,每條長街都有一隊鐵甲禁衛軍晝夜不停地巡視。
就連進出城,城門口的盤查,更是增加到了三層。
汝陽關,戒備的兵力更是比平常多了好幾倍,收官的關將全都換成了巔峰境的武者。
玉華國武者固然強,但再如何強,也不可能在如此嚴密的盤查下潛入汝陽。
皇帝的龍轎出了汝陽關,便直奔洛陽方向。
汝陽關外的山上,兩個蒙麵人已經在這裏守了一天一夜。
“來了!”
這聲音的主人不是辛哈是誰。
見到山下的情況,辛哈身旁的另一個黑衣人眉頭一皺:
“這龍國皇帝這麼容易就上鉤了?”
辛哈輕笑道:
“你還不知道吧,這龍國皇帝之前就是坊間一個撰書先生,守著一個書坊度日,要不是背後有高人指點,他一個說書先生哪裏有機會登上龍椅?”
這些消息,都是辛哈當初離開玉華國之時打聽到的,並且深信不疑。
龍國若不是背後有高人坐鎮,光憑一個撰書先生的智謀,怎能建立起一個偌大的帝國?
辛哈接著說道。
“狡猾的不是這龍國皇帝本人,而是那龍國皇帝背後的高人!這龍國皇帝智謀短淺,輕易上鉤也是理所當然。”
辛哈到現在回想到龍國大婚那日,自己被不知身在何處的神秘高人定在原地,他還是會一陣後怕。
辛哈身邊那黑衣人若有所思片刻,指著山下的皇帝儀仗道:
“你再仔細看看,龍轎後麵跟著的龍國大臣,你認不認識。”
辛哈仔細看去一目了然,一個是平素護在李默身旁的暗閣閣主,張旭,另一個是汝陽總督王維,還有一人便是東土人盡皆知的青蓮居士李太白。
“是龍國幾個有修行境界的大臣沒錯,那張旭李太白王維三人,在當初與我玉華使團交手過的,他們的模樣我記得十分清楚。”
“龍國三個大圓滿境的高手,正是這三人。”
聽到辛哈這麼說,一旁那黑衣人這才放下心中的多疑,點了點頭。
“還以為迎回聖子一事有多不容易呢,說到底,這龍國皇帝要是沒那背後的高人,連國都立不了。”
“也罷,你我現在回去,向太子殿下稟告!”
話罷,二人便閃身消失在了山崖之上。
二人趕到洛陽郊外的一處荒無人煙的密林之中,便見到了等待多時的玉華太子斑目,以及國舅不空。
見辛哈二人回來,斑目便趕忙詢問:
“怎麼樣,那龍國皇帝上鉤了沒有?”
辛哈便趕忙將自己在汝陽關看到的事情一字不落地稟告給了斑目。
斑目隨後看向自己的舅舅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