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滴水湖(1 / 2)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水柔無形,綿綿不絕,滴水之力,堅石可穿。——楔子

八月份的上海,天氣十分悶熱,天空中寥寥的掛著幾絲雲朵,高懸的烈日既明亮又火熱,烘著不急不緩的海風拂過滴水湖畔的水杉樹,帶著海濱獨有的清爽氣息,吹向一整片美麗而安靜的臨港新城。

今天,管委大樓的熱鬧聲響卻打破了水滴湖的歲月靜好,這裏正在進行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揭牌新聞記者會。

有人說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臨港新城,嶄新大樓內的氣氛與今天的天氣一樣火熱異常,國內外的許多投資者都關注著這裏的動向,生怕被別人搶占了先機。

參會人員更是對這個國家打造的,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報以熱切的期望,就連身為主持的李鳴都深感榮幸和激動,兢兢業業的走完了前半部分的主要流程。

“……臨港新片區揭牌儀式正式結束,在稍後的項目會開始前,各位媒體朋友可以就臨港新片區的建設自由提問。”終於在送別市委和中央的領導後,揭牌儀式進入到尾聲。

可是李鳴沒想到話一出口,會場氣氛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因為媒體提問變得更加焦灼,關於新區的一大堆熱點問題爭先恐後的被拋出,相機按動快門的聲響也此起彼伏。

“請問接下來的項目引進和落實……”

“洋山深水港的產業依托……”

“奉城的鄉鎮改造……”

李鳴聽完眉毛微不可見的拉出一個弧度心中暗暗歎氣,媒體提的問題都很刁鑽,每一個單拿出來都能講上許久,說深了不合適,說淺了又顯得敷衍,以他的經驗來說接下來也許就是沒營養的官話時間。

李鳴心中不抱期望但憑借著職業素養,仍微笑著把話筒交給主席台上那位算是很年輕的新區主任,隻希望接下來不會太冷場。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後續的規劃是……”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才四十歲的新區主任表現得沉穩自信,麵對媒體記者的各項提問都對答如流,依據中央精神和規劃文件生動地向大家描繪著臨港新區的未來。

整個回答過程沒有絲毫灌水,連隻懂主持的李鳴都獲益匪淺,台下的媒體更是全神貫注頻頻點頭,手中還迅速做著筆記,以便搶在同行前麵第一時間發出新聞。

坐在側麵嘉賓席的一眾特約嘉賓也聽得津津有味,他們大多是新區的建設者,從建築師、專家到項目經理和普通工人都有。

特別是朱鐵成、趙國強和其他幾個工人沒想到自己能有機會,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在場見證新區邁入新的階段。當老領導蔣工邀請他們來參加揭牌儀式時,他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畢竟他們隻是和泥土和機械打交道,無人問津的普通工人。

“老朱,放輕鬆點,你在別扭什麼。”旁邊李祖祥看他拘束的樣子,好奇問道。

“是啊,朱哥當年你的膽子可是最大的,今天怎麼了,近鄉情怯?”另一旁過了這麼多年已經當上母親卻依舊那麼漂亮的關杉杉笑著說。

“沒事,總覺得不踏實,可能是我多心了吧。”朱鐵成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周圍老同事,喝了口水試圖平複一下自己的心情。

“嗬,今天談新片區未來發展,咱們就是來聽個熱鬧,有什麼不踏實的。”他身後大咧咧的趙國強小聲笑話他道。

然而聽到他們的談話,坐在前麵的當初項目的副指揮俞莫生有些忍不住,半轉過頭噙著笑說:“朱鐵成猜的沒錯,這次領導特意安排了給你們發言的環節。”

“啥?”幾個人心中一緊,本來興奮著的頭腦好像被澆了冷水一般變得一片空白。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台上解答完幾個關鍵問題後主任毫無預兆的站起來,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微笑著把手擺向側麵的嘉賓席。

“好了諸位,我知道大家對新區後續的發展問題很關注,但是我們今天難得請到了幾位臨港新城填海造陸的建設者代表,有沒有人想對他們進行提問的?”

此言一出嘉賓席上的幾個人頓時緊張起來,你看我我看你,都希望不是自己發言。

然而不光是他們,下麵人群中的聲音也變小了許多,媒體爭相舉手提問的場麵也不見了,李鳴能從台下人的表情看出他們對此並沒有進行準備。

不過想來也是,今天的關鍵詞是自由貿易區,是談港口設施、保稅區和科技金融的,大部分人的目光都熾熱地投向未來,誰會關注已成為過去的故事。

短暫的沉默後,站在媒體邊緣的一位女孩伸出了手,很年輕看起來是新人模樣。

“我是新都報的記者,能談談滴水湖的最開始的建設嗎?這片新城實在是太漂亮、太不可思議了。”

台上主任笑了笑,這不算是一個具體的問題,但能看出女孩是發自內心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