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公子呢?”林旋問道。
“音樂類dj專業!”林嘉開口說道。這是林旋和林綺不能理解的,就是栗婷婷也是聽了林嘉的解釋後才一知半解。林軒學的舞蹈,怎麼又跑去學音樂去了?
東川大學,藝術類學校,每年都會向演藝界輸送人才,而卻很少人知道,他們最好的專業就是dj專業,就連舞蹈係都要略微次之!
之所以要兒子去學音樂,那是有林嘉自己考慮的。跳舞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便是基本功訓練,包括韌帶的拉伸,抗擊訓練以及肌肉需連以及耐力和靜態張力訓練,這個林嘉在兒子身上用了九年,可見基本功的重要;第二階段當數模仿訓練,也就是模仿別人的舞步,這個階段主要是讓自己的身體協調每一種舞步,沒有難度動作的學習,純粹是為了尋找舞感,這個視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而不同,有些人對舞蹈有感覺可能隻需要幾個月,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找不到感覺,而這個階段,林軒用了將近一年;第三個階段當然是專業訓練,開始選擇舞種的分支。
很多舞者都是從一開始跳舞就分類,比如學機械舞的從一開始就學習震動和wave(電流),學breaking的一開始就去模仿背旋等難度動作,跳鎖舞的一開始就去學習‘鎖’和‘指’,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
接著前麵的說。
選擇分支之後,breaking舞者就要開始學習難度動作了,這裏麵又分了許多流派:旋轉流,定格流,健身流等等!不過很多舞者都會從定格開始學習,就像基本功訓練是貫穿在整個舞蹈生涯中一樣,定格是連接難度動作的紐帶。
而機械舞舞者此時需要的就是每天不斷的練習震動,對著鏡子反複的運動手臂,停頓、震動,再停頓、震動···機械舞的訓練是最單調的,最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韌性。所以基本上雪舞有成的機械舞舞者都很內斂。
至於其他的舞種,像鎖舞等國內基本上沒有人會,二十年前的浩劫讓國內為數不多的鎖舞流變得十不存一。他們的訓練也有自己的特點,而像銳舞等舞種,適合身材高挑的女孩子跳,不需要太多的力量,隻要屁股扭得園,撩人就好看。這不算在先前說的範疇裏麵。
第四個階段,當然是加工創新,跳出自己的風格,很多舞者都卡在了地四個階段,就是在二十年前,能跳出自己風格舞者也是鳳毛麟角。在這個方麵做得最好的毫無疑問就是左逸風的太極,江南的木偶,紋和平的功夫以及林嘉的書韻。但是林嘉知道自己之所以一直沒有辦法突破,就是因為自己對音樂的領悟不夠。
很多舞者都忽略了音樂,覺得音樂就是為舞蹈服務的,可是卻忽略了舞蹈的作用。他們會感歎一個dj厲害,能配合舞者的動作打音樂,就不能深一層去考慮,要是舞者沒有樂感,又怎麼能合上音樂呢?
所以,在第三個階段的時候,高明的舞者都會一邊感受音樂,一邊學習專業舞蹈。
隻有對音樂有深刻的認知,才能更好的糅合自己的舞蹈。隻要是二十年前的頂級舞者都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想想當年的‘六院’之一隊長,左逸風的母親韻一就是一個dj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