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這本書靈感的來源吧。

和書名不同,我在想到這本書時,腦袋裏隻會簡簡單單飄過死靈法師四個字。

這個靈感並不是來自於某一日的靈感乍現,而是來自於一款叫做影之詩(SZB)的卡牌遊戲的耳濡目染。

我剛入坑的時候,這個遊戲的死靈法師剛好是T1,熱愛強度的我就理所當然地組了一套,然後事實證明,男人都是喜歡黑暗的。

這一玩就是上千把打不下來,時至今日,我依然會偶爾玩玩這個遊戲,在幾年後的今天,死靈法師依然是我玩的最多,最喜歡的職業。

在這裏先說一下,這個職業的劇情角色雖然是個蘿莉,但使用的卡牌卻是一些骷髏,僵屍,怪物,還有其他哥特風的少女。

而雖然沾了“法師”兩個字,死靈法師卻是靠鋪場獲得勝利的職業(至少以前是那樣)

我依然還記得那個卡組獲勝的方式,簡述起來就是兩個字,“鋪怪”。

下各種隻有一點生命值的骷髏小怪,下會從肚子裏生出雜毛的骷髏小怪,怪死了就從墓地裏複活,複活的死了就繼續召怪,召的怪死了又繼續複活,反反複複,無窮無盡

等到對麵疲於應對你的骷髏大軍時,你就可以乘機使用一張叫做魔將軍的卡群體BUFF卡,此卡一下,那些本來沒有什麼威脅的雜毛就會跟打了雞血一樣,瞬間變成可怖的玻璃大炮,狠狠地血入對方。

這就是這套卡組的玩法,有過卡牌遊戲基礎的讀者,特別是玩過鋪場卡組的玩家,應該很容易就能理解這種爽**。

在玩這套卡組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通常不是使用魔將軍的那一刻,雖然他的台詞很有名。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場上鋪上一些骷髏小怪,看似弱不禁風,但當對麵認真去消滅這些骷髏小怪時,卻會發現場上的小怪沒有變少,反而越變越多。

因為他每消滅一個骷髏雜兵,骷髏雜兵的肚子裏就會生出一個新的小怪,有的時候甚至是兩個,就像是俄羅斯套娃一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特別是當對麵使用什麼神魔角色來解我這些雜毛小怪時。

我簡直可以在腦中腦補一個,無窮無盡的骷髏士兵和神魔搏鬥的畫麵。

神魔在荒亂的古戰場上頂天立地,隨手一擊就能毀滅一片的骷髏,但我這邊的骷髏士兵卻無窮無盡,根本看不到盡頭,而且死了一個就會生成兩個,任你怎麼消滅都沒有用,他們是沒有感情的死物,隻會聽從我的號令,無論是對麵神明,還是惡龍,他們都無所畏懼。

最後,我的骷顱士兵會將這些高高在上的神魔淹沒,完成螞蟻吞象的壯舉。

這就是這本書的靈感來源,可以說這本書一開始的靈感隻單純是一個場麵,一個我腦補很多次,曾經會讓我熱血沸騰的場麵。

在第一卷裏,我多少寫了一些這樣的場麵,雖然寫的不太滿意,但也算是完成了願望。

這是寫這本書的契機,不過僅僅是這樣一些帥氣的場麵,是無法承載起一本書。

因為已經有了死靈法師這個所想寫的題材在前,所以我理所當然會往死靈法師可以寫的故事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