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語做了個夢,夢見她生活在一本年代文裏,成了襯托女主幸福的犧牲品女配,而女主正是自己的繼妹。
書裏女主一生平安幸福,她卻一生淒苦,最後客死他鄉。
根據書裏劇情,她的母親是最早下鄉的知青,剛去鄉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可下鄉就是幹活的不是去度假的,為了讓鄉下日子好過一點下鄉沒多久就認識了自己父親,一個勤奮的莊稼漢。
這個莊稼漢長得高大身材魁梧,幹活一把好手,人也善良,在她母親的央求下,經常幫她幹活。
一來二去她母親對這個莊稼漢心生好感,再加上回城遙遙無期,不知道會不會在農村留一輩子,她自然要找一個能幹活的,不然以後的日子還不知道要苦成啥樣。
剛結婚兩人感情還算和睦,很快有了蘇語,莊稼漢幹活更賣力了,一家人日子也算其樂融融,在蘇語十二歲那年一切都變了,有的地方政策有了鬆動,知青可以申請回城了。
蘇語母親自然想回城,可她身後有孩子有丈夫,為了能順利回城,她騙了蘇語父親,說兩人先假離婚,等她回城穩定了就把父女倆接進城,她還怕丈夫不同意借口說城裏機會多,等蘇語讀完高中也可以有份好工作。
她父親雖然沒多少文化,倒是十分疼愛女兒,聽見女兒進城會有更好的生活,自然沒多想就同意了,但母親去了城裏就再也沒回來,父親帶著她去找過,找到的時候確是她已經嫁給了別人,還不認他們了。
父親什麼也沒說帶著蘇語回家了,過三年,母親來找自己了,一見麵就哭訴自己對不起丈夫女兒,說自己這麼多年過的很不開心,多身不由己,她說拚盡全力回了城可是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隻能嫁給別人當後媽,靠著丈夫家才能生活,根本不敢認以前的丈夫孩子。
現在日子好過了,國家又恢複了高考,以前下鄉的知青也分配了工作,她這才想把女兒帶進城過好日子,隻是婚姻關係不好解除,而且她還給現在的丈夫生了兩個孩子實在是離不開孩子,所以她和蘇語的父親這輩子是沒有緣分了。
蘇語本來想著父親不去她也不去,但父親勸她去,城裏有好學校,她進城了可以讀高中,以後考大學,比在農村種一輩子的地有出息。
就這樣蘇語跟著母親進城了,剛開始還好,雖然是個陌生家庭,但蘇語勤快,在家幹活最多,大家麵上對她還不錯,隻是徐家奶奶經常會背著母親罵她飯桶,賠錢貨,因為沒做什麼實質性的傷害,蘇語也沒告訴母親,怕母親難做。
日子就這麼過著,但就在考試前一天蘇語聽母親說自己父親去山裏找草藥賣錢不小心摔下山人沒了。
蘇語想回家,被母親攔住了,說父親最大的願望就是她能考上大學,先考完試再回去,蘇語壓抑著心裏的苦,聽了母親的話堅持考完才回家。
父親的後事料理完,蘇語回了城聽說妹妹考上了大學,而自己竟然落榜了。
蘇語記得自己雖然受到父親去世的影響,可那些題她明明做得很輕鬆,怎麼就落榜了?她想去學校查詢,因為她回去給父親辦喪事,已經錯過了提取檔案的時間。
她沒辦法隻能想著想明年再考一次,這時候徐家不同意了,說他們沒錢養蘇語,母親也哭訴家裏沒錢,讓蘇語別讀了,這就是命。
蘇語不想放棄,想著父親留給自己的錢和一封歪歪扭扭的信,告訴她等著她考上大學,她不想讓父親失望,隻得搬出徐家。
她想安頓下來,聽同學說現在國家提出改革開放,在沿海城市早就已經開始了,雖然不知道具體什麼樣,可蘇語覺得這是個機會。
隻是她才搬出來沒幾天徐家就找上門了,身後還帶著兩個身穿製服的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