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飛機上的那個火箭炮巢給分解了,分解成可以攜帶一枚火箭彈進行發射的火箭彈發射器。
接下來,請首長們看,單兵火箭彈的演示!」
陳山河在試驗完所有武器之後慢慢的降落在機場上,開進了機庫裏,他下了飛機之時,已經有人在這等著他了,幾乎是所有人都在等他,等他進行第2項試驗。
也就是單兵火箭筒或者說單兵火箭彈的試驗。
其實這個單兵肩扛式火箭彈,德國那邊已經有了,叫鐵拳單兵火箭筒。
應該是去年,也就是1942年下半年德軍才開始裝備,是用來對付坦克的,也可以用來對付碉堡,一經裝備就讓英法美聯軍的坦克損失慘重。
非常有用,缺點就是射程太近,而且稍遠一點準頭就不行。
隻有30米到60米之間的射程,大多數都是30米內。
美軍現在也有自己的單兵火箭筒,也就是巴祖卡火箭筒,巴祖卡火箭筒首次投入戰鬥是在月,也就是差不多是今年的春天。
所以火箭筒這個玩意,並不是沒有出現過,隻是國內沒有想到,就算想到,也沒有那個技術。
而陳山河想到了,也剛好有飛機裝備的火箭炮,所謂一理通百理通,他都不用跑到幾十年後去查資料。
直接讓武器研發工作組,研究火箭炮的工作原理,並且將它分離出來形成可單兵作戰的火箭筒。
第一批研製出來的單兵火箭筒,在外貌上有點粗壯,跟美國的巴祖卡火箭筒差不多,應該已經超過了60毫米的口徑了。
武器試驗人員,用一個架子,托住了發射器的前端,然後開始瞄準,在他前方大概50米處有一個依舊還是用厚鐵板焊接而成的坦克。
就在武器試驗人員按下發射,火箭炮就飛了出去,一頭就紮在了那輛假坦克上,隨著一聲爆炸,假坦克被掀飛了起來,然後在空中解體。
這玩意兒畢竟是假的,沒有真坦克那麼重,如果是真的坦克,那就不可能飛起來,就算要飛也隻是炮塔飛起來而已。
但無論如何,在場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可以由步兵操縱的單兵火箭筒發射器。
這是一個新式的武器,最起碼在東亞戰場上,這是一個新式的武器。
因為就連美軍,歐洲大戰的美軍投入使用巴祖卡也才是月下半旬的事兒。
所以現在大量裝備的是在歐洲的部隊,而不是亞洲的。
也正因為如此,太平洋戰場的,不管是我***隊,日軍還是美軍,都很少見到巴祖卡。
看到這個沒有什麼後坐力,一個人就能操作,而且威力還賊大的單兵火箭筒發射器,老總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
「碉堡呢?」
老總強忍住想哆嗦的嘴,再次問了一句:「能不能摧毀碉堡,就日軍蓋的那些炮樓!」
作為一個打老了仗的人,老總當然知道這種武器的出現,會帶來一個什麼樣的現象!
這種單兵火箭筒發射器,體型輕巧,比迫擊炮都輕,問題是,這玩意兒比迫擊炮威力大。
炸坦克一炸一個準,如果炸碉堡也輕而易舉的話,那麼帶給這場戰爭的將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時候攻守將會易位!
入緬遠征軍剛開始時跟日軍打的那幾場仗,可以清楚地告知世界,我***隊在武器裝備雖然比日軍依舊還是差,但勉強還可以的時候,可以打的日軍屁滾尿流。
如果不是英軍賣了遠征軍,日軍根本就打不進緬甸去。
所以,咱們缺的不是打仗的勇氣,日軍也不是不可戰勝,而是咱們缺的是武器,武器還是武器!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所以,蔣校長特別熱衷於跟美國人要軍援,雖然這玩意兒是要簽好多個條約,但他還是要了,畢竟日軍都打到臉上了。
老總當然也知道,咱們真的不怕打仗,咱們隻是武器上跟不上而已。
現在,時代變了!
一個水泥澆築的碉堡,完全複刻了日軍的炮樓,甚至在堅硬程度上還有所超過。
武器試驗人員,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架好了單兵火箭發射器,準備開火。
。您提供大神陳三十一的亮劍之敢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