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前言(1 / 2)

天天靈紀年十五年,天辰皇帝歿。

幼帝天鴻厭棄於朝政繁冗、一味沉溺於鑽研武林絕學,將吏治之疲、民生之困盡數拋擲腦後。

一時間朝堂霍亂、權臣當道,將忠義之臣殘害殆盡,貪官酷吏魚肉百姓,惹得天怒人怨、苦不堪言。

李趙辛王四大將軍聯手起義,將那天氏王朝摧枯拉朽般覆滅。

後李姓將軍榮登大寶,開辟李氏江山。趙、辛、王四大將軍身為開國元勳,被李氏許以藩王之尊,辛氏王氏欣然受之,以國中之國雄踞一方。

霸王辛霸天卻主動請辭,將手中數萬精兵悉數交出,終被李皇授以王爵,改霸王為靜王,禦賜府邸、永居帝都。

雖說王爵世襲罔替,在朝臣眼中,不過是個虛名兒罷了,哪裏比得趙氏和王氏,仗著戰功和兵權各為藩王、獨霸一方天地。

眾人皆道辛氏癡傻,一世霸王竟無故卸甲歸田,整日間吹拉彈唱、栽花種草,後來世人才知,傻人有傻福這老話是一點不差。

左右不過九載逍遙,趙王兩氏最終落得撤藩位、誅九族的淒慘下場。

而辛氏這邊,虧得靜王當年激流勇退,李皇家感念老靜王進退有度,對辛氏一直恩寵有加。靜王之子出世,先皇尚在,欽賜平字為名。

老靜王沒了後,平王承繼王爵,迎娶了禮樂部花侍郎之女晚音,二人在王府設立七音閣,誕下佳曲無數,進貢為朝堂禮樂,更有一曲《山河》被當朝采納為國樂。‘七音閣’也被列為皇家禦賜仙閣,平王是為朝堂禮樂部教習,後又因頗得皇家信賴,一路高升至禮樂部尚書。

至此,辛氏從馳騁沙場、手握重兵的權臣、到卸甲歸田、傾倒一方的名流,又成為朝中左右逢源的二品尚書,加之世襲罔替的爵位,如此,也算古往今來頭一遭了。

————分割線————

永昌二十年間,辛王府傳來喜訊,平王福晉花晚音誕下一對龍鳳胎。

平王與花晚音正相看一雙兒女,內心喜悅難以言喻,門外管家步履匆匆,臉上頗為歡喜道:“稟王爺,古氏府中喜得一女!”

原來平王早年間因緣際會與江湖一俠醫古楓結交,因平王歎服於古楓之醫術、古楓豔羨平王之才情,二人又同在帝都居住,往來密切間結為至交。

可歎世間竟有如此奇緣,二人之妻竟在同日產子,平王府中誕下一對龍鳳胎,男曰辛盛、女曰辛琴;古氏誕下一女名喚古淩。兩家裏一時自是無限歡騰,隻是古氏家中且喜且憂,喜的是夫人平安誕下一女,憂的是夫人所誕是女非男。

這並非是古楓重男輕女,而是有難言之處:隻因古氏族中世代為醫,並有一本《古氏秘聞》代代相傳,依照族規,此書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到了古楓這一代,家有二子,長子古楓生性純良、妙手仁心,幼子古穿雲卻心術不正、陰毒狠辣。

為此古父臨終前曾鄭重囑咐道:“為父時日不多,眼下有兩件事教誨與你,你需時時謹記在心,不得有違!”

“其一,自今日起,你將受領《古氏秘聞》,此乃古氏一族曆代心血,你要恪守‘醫者仁心’的天命,不得濫用其中道術”;

“其二,切記不可將《古氏秘聞》為外人取閱、亦不可遺落穿雲之手。穿雲生性不仁,此書寧毀不可落入其手,切記、切記!”

古穿雲為此一直耿耿於懷,在古楓之妻沈千凝身懷六甲期間,古穿雲便屢次暗中毒害,妄圖以古楓後繼無人為由奪取醫書,虧得沈千凝乃一代宗師驚鴻劍仙之獨傳弟子,為此幾番耗盡功力,方護得腹中胎兒。

如今沈千凝因孕中受損過甚,能平安誕下一女已實屬不易,再要產子已是不能。想起其弟狼子野心,及父親臨終囑托,古楓此時自是悲喜摻雜。

平王見狀,思慮一番道:“本王倒有一計,不知是否可行?”

“平王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