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星落(1 / 2)

不信神佛的元明帝這次終於虔誠了一回,把自己關在了德寧宮半個月,整日吃齋念佛,為他那病重的太子風毅祈禱。、

朝中重臣,以左右兩相為首,以各衙門的衙役為底,紛紛表態,跟隨皇帝一起為太子祈禱。整個京城在職官員一律戒殺戒葷。整個朝堂人人自危,生怕被扣上一頂祈福不誠的帽子,若是太子痊愈還能保住一條小命,若是太子真的沒能挺過來,屆時隻自己一人身死都是開恩了。

但是風毅終究沒能挺到他父親出關,在元明帝齋戒的第十天撒手人寰。風毅的生母劉皇後當場便哭暈了過去,一時間整個皇宮被哀嚎之聲吞沒,元明帝聽到這個消息愣在當場,半晌,才在太監的攙扶下往東宮一步步趕去。

風毅在元明帝的誦經聲中離去,望著兒子的屍身,元明帝再也無法壓抑心中的悲痛,眼淚一滴一滴緩緩落下,嘴唇翕動著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當晚元明帝下旨,京城戴孝七天。元明帝本人下罪己詔,

一個人死了,活著的人還要為他處理身後事,跟不要說是太子了。

在風毅的葬禮上,滿朝文武無不痛哭流涕,風毅的弟弟們表現得則更為悲傷,跪在大哥的棺材前久久不願離開。但是這其中有幾人是真心的便天曉得了。

實際上,太子剛剛病重的時候,朝中就有人想要站隊了。

作為嫡長子,風毅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他是這個國家未來的皇帝,元明帝傾盡朝堂之力培養他,其他兄弟基本不存在奪滴的可能,但是風毅死了,這局麵便完全不一樣了。

而今元明帝的兒子裏,隻有老七風沁被封楚王,其他皇子都尚未封王,留在京城幫助太子風毅打理事務。

久而久之,諸皇子中便有兩人脫穎而出,二皇子風衍善文,在風毅病重期間負責六部各項事宜,處理的井井有條,在文官中享有相當的威望;九皇子風息尚武,舅舅是前任兵馬大元帥,而今的趙國公李玨,他本人也熟讀兵書,對用兵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三年前曾隨李玨出征北域,率千騎千裏奔襲,大破北蠻族。

隻三天,官員們胳膊上的黑麻帶還沒有摘下,心裏便選好了主子。明麵上,風毅死後風衍便是大哥,麾下官員最多,而且風衍素有賢名,聲望最高。但目前大易國情在此,北方北域虎視眈眈,任誰都知道北域與大易之間的大戰便在當下,擁有眾多武將支持的風息才是離皇位最近的。

朝堂上自覺地分成了三份,一份是支持風衍的白麵書生,另一份則是支持風息的大老粗們,第三份則是還在觀望的人。

不過這其中也有例外,太子少傅,東宮講讀江源便是個例外。

江源是宗主製度的擁護者,一貫的主張便是立嫡不立賢。

既然嫡長子死了,那便是嫡幼子了。劉皇後一共剩下三個孩子,長子風毅,次子風沁,幼女風鈴兒。

風沁此人,在曾經的京城可謂是人盡皆知的浪蕩子,自十五歲遊曆天下歸來,風沁所做之事無一不荒誕無稽,終日與戲子為伍,混跡於酒肆賭坊,為那醉歡樓的花魁一擲千金,極盡荒誕之能事,就是這樣一個荒唐人,卻得到了元明帝的寵愛,在十七歲時被封楚王,成為一眾皇子中最先被封王的,百官恥於與其相識,背後笑他末流王爺。但是就在封王一年後風沁便毫無征兆突然離京,隨後便失了音訊,個別好事的都說他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