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陸遜!”沉思中的孫權驀然掙開雙眼,他眼神淩厲的看著空曠的大殿,仿佛大殿中便站著周瑜與陸遜一樣。
“我不管你們是為什麼,但是背叛我卻是萬萬不能的,明天就讓我好好看看到底是誰給孫紹出的主意!”
孫權喃喃自語道,語氣冷的讓大殿的空氣似乎都低了幾度。
孫權雖然口中說著心中疑惑盡去,但心思深沉的他怎麼會完全相信魯肅的話呢。
魯肅對孫紹、江東老將包括周瑜和太史慈的看法,都與孫權自己想的大體相似,因此這些話再從魯肅口中確認,他也是深信不疑的。
但是魯肅說孫紹背後高人有三個可能,但孫權卻更願意相信這就是周瑜的計策。一來孫紹是他侄子,雖然今天表現確實不錯,但長久以來的輕視讓孫權絕不相信孫紹能夠想出這計策來。
至於陸遜,魯肅說的有的話是有道理的,比如陸遜有才但是卻隱而不發,所以這話他信。但魯肅懷疑是陸遜給孫紹出謀劃策,孫權卻是一百個不信,陸遜對自己尚且藏拙,又怎麼會為完全不熟悉還是家族仇人的孫紹出謀劃策呢?
以魯肅的智慧他絕對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但魯肅還是這麼說了,為什麼呢?
當然是為了他與周瑜的私交,讓自己將目光從周瑜身上挪開!
孫權已經打定主意明天議事的時候,測試周瑜到底有沒有給孫紹出主意。這事他沒有跟魯肅商量,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因為孫權雖然懷疑的是周瑜,但畢竟是君疑臣下,說到底魯肅也是臣。自己剛才已經明確表示會相信周瑜和太史慈了,當然不能再在臣下麵前表露出自己的懷疑。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合理的懷疑是明君所為,再三猜疑可就是昏君所為了。
孫紹回到家的時候,晚膳已經準備好,孫紹草草用過晚膳,便借口今日太累回了房間,不久孫怡也過來了,華成緊緊守在門外,屋內隻剩下兄妹二人。
孫紹先是將今日從城門口受阻到歸來與淩統結交的過程仔細給孫怡說。
整個過程,孫紹都說得很慢,一點細節都沒有放過,這既是給孫怡講述的過程,也是孫紹複盤今日行為的過程。
孫紹說得仔細,孫怡也聽得認真。她不僅全神貫注的傾聽,還要不斷的分析當時每個人的想法。整個過程孫紹都隻說自己看到的事實,沒有添加一點自己的判斷,他這是擔心自己的判斷會影響孫怡的思路。
對於今天的事情,他早已經做出了判斷和決策,但他需要孫怡以第三視角來分析,看到他自己看不出來的問題,查漏補缺。
孫權是曆史上有名的雄主,並且現在牢牢控製著孫紹的生死,與他對抗,孫紹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不過聽完孫怡的反饋之後,孫紹發現孫怡跟自己的判斷驚人的一致,這也讓孫紹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放心不少。
“拜見主母!”這時候門外傳來華成大聲請安的聲音。
孫策府的主母,那當然就是大喬來了。兄妹二人對視一眼,連忙出門迎接。
大喬提著食盒走了進來,看了兄妹二人一眼,沒有說什麼,隻是打開食盒,端出兩碗肉粥,說道:“我做了點粥給你們,已經很晚了,沒有什麼非說不可的事情,喝了粥就各自歇息吧。這裏是你們的家,要想商量事情什麼時候都可以,又何必熬夜傷了身體。”
孫紹兄妹二人光顧著說忘了時間,這個時候才發現已經是深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