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遊俠(1 / 3)

雨過天晴,日出東方。隊伍再次出發了。

經過前一夜狂風暴雨的洗禮,再加上劉大勇對草原上的諸般危險繪聲繪色的一番描述後。同行的六支商隊都打了退堂鼓,抵達望歸堡之後,就再也不敢向前走一步了。於是隻剩下了這一支運輸邊騎物資的車隊孤獨的繼續著旅程。

劉大勇此時此刻的心情甚好。終於甩掉了那些討厭的尾巴,不用再為擔心他們會拖後腿頭疼了。這幫膽小鬼,終究還是怕死的。留在望歸堡對他們來說也是件好事,因為那裏是方圓五十裏惟一有“馬市”的地方。那個小白臉兒沒有顯露出來半點的恐懼,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模樣,讓人倒是對他有些刮目相看。

直到現在,劉大勇才把此行的真正目的讓慕妃雪知道。乍一聽這個消息,慕妃雪差點吐血。原來這六十車物資除了例行配發給邊騎的馬具以外,還有兩千張蹶張弩和二十萬支羽箭。難怪上柱國府會開出如此優厚的條件,還派出騎兵護衛。讓她充分理解了什麼叫做天上掉餡餅。這根本就是鐵餅嗎!或許是甘大哥事先知道了什麼,才會拚命反對她接下這次委托。慕妃雪手裏握著那塊玉佩,心中不知道已經真誠問候了多少次那個和藹可親的王叔叔。

事到如今,後悔藥也沒地方買去。隻能硬著頭皮走一步看一步了。從來不信命的慕妃雪,破天荒的第一次認真地祈求上天,千萬不要讓她這條“鹹魚”,變成一條“死魚”。

壞消息後麵總是會有好消息。距離邊騎的大營隻有不到半日的路程了,慕妃雪長出了一口氣。終於可以放心了。

“大勇哥哥,這蹶張弩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啊?很厲害嗎?”年輕人的好奇心上來,必定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

劉大勇想了想,覺得也沒有必要隱瞞。就滿足一下對方的好奇心:“這蹶張弩,原來是給步卒攻城、守城和在野戰中遭遇騎兵時使用的。這種弩比起一般的弓弩來,射程更遠,大約能射到三百步左右。威力也很大,能在二百步的距離上射穿半寸厚的鐵甲。一百步的距離可以穿透一寸厚的盾牌。因為威力太大,用手根本就拉不開的,隻有用腳蹬才能上弦。我們運送給邊騎的這批蹶張弩,是兵械局為騎兵特別設計的。比步卒用的要小一些,一次可以射出三支箭。上弦也比步卒弩更加省勁。聽說兵械局還造出了一種車弩,一次能射出上百枝箭。有機會一定要見識一下。”

“我的天哪!蹶張弩原來這麼厲害啊!”慕妃雪驚歎道:“大勇哥哥,這兵械局什麼來頭?除了蹶張弩以外,他們還造過什麼厲害的武器嗎?”

“那可就多了。白老弟,這麼說吧。我大昭士兵手裏的家夥兒,小到匕首、短刀,大到拋石機、攻城車,還有身上穿的盔甲,戰馬用的馬鎧,都是出自兵械局裏頭那些能工巧匠之手。不是哥哥我在這跟你吹牛皮,隻有你想不到的,就沒有他們做不出來的。這些人個個都是天下最好的工匠。要是沒有他們,大昭的兵士在戰場上,還不知道要會多死傷多少人呢。”劉大勇毫不掩飾心中的敬佩。

“但是有一點我始終不明白,既然兵械局能造出這麼多優秀好用的甲胄兵器。那為什麼大昭的士兵卻還在用青銅武器,而且也不像其它國家的士兵那樣配發能夠保護全身的盔甲呢?”當時鐵器已經普及。但隻有西昭人使用青銅兵器,青銅雖硬但卻太容易折斷。所以西昭士兵用的刀劍都很短。士兵用的盔甲倒都是用精鐵製造的。也隻能保護住胸腹後背幾處要害,四肢完全沒有任何防護。據慕妃雪的觀察,似乎西昭的鐵器大部分都是耕地用的農具。

劉大勇歎了口氣:“可不是嗎。咱大昭不產鐵礦,好的鐵礦都在東邊洛西、天祥兩國。關東列國為了保住自己個兒的那點家底兒,壓根不賣給昭人鐵礦石。既然買不到,那隻有走私一條路了。就算這樣,每年弄到手的鐵礦石根本就不夠用。以前聽人說過,要讓我大昭的百萬兵卒都用上鐵製兵器,這一項每年最少要五千萬斤的鐵礦石。可每年靠走私入境的鐵礦石至多隻有兩千萬斤左右。數量少價錢還很貴。再減去質量差不能用的,還有被各國設關卡攔截掉的,到手的就更少了。所以隻好優先製作農具和盔甲、弩機、箭鏃、大型器械的重要部件等。除了常年防備胡人南下劫掠的十萬邊騎以外,其他人隻好用青銅兵器湊合一下吧。好在銅和錫這兩樣倒是不缺。”西昭的銅礦和錫礦占了天下銅錫礦產量的大半,所以供應兵器上的消耗還是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