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1 / 2)

公元20XX年,冬至

深冬的北京已經很冷了,一場大雪襲來,天地間盡是蕭肅之意。凜冽的寒風刮在窗欞上,發出一陣陣淒厲的嘯聲。

朱天玄斜倚床頭,無聊的擺弄著電腦,查看書架裏追看的幾本小說有沒有更新。

朱天玄是北京某所高校的學生,這天正在書評區閑逛,又見到幾個滿遺在那裏吹噓滿清皇帝聖明論,不禁怒上心頭,奮筆疾書道:

“明太祖以布衣起兵,驅逐蒙元,百姓之望王師,如春苗盼甘霖;滿清趁中原之亂,入寇華夏,變漢家衣冠,行屠戮暴行,抗清之義師,曆順康雍乾四朝,未曾斷絕。”

“有明一代,言官有麵刺之勇,君王懷納諫之心,雖強如永樂,庸如天啟,未有塞言弭謗之行;

反觀滿清,自立國始,大興文字-獄,風骨之士,鹹罹屠戮,阿諛奴性,根植民心,舉朝上下,以為奴才為榮。”

“大明立國276年,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縱英宗被俘,思宗殉國,亦無屈其節。

且神宗時,雖國勢暮弱,亦東敗倭,西卻蒙,南平蠻,東亞諸國,雖崇禎末世,未失朝貢之禮;滿清自道光始,戰必敗,守必失,魚餒肉敗,腥聞四布,藩籬盡撤,邊境日削,及至慈禧時,竟有量中華物力結與國歡心語。”

“大明時,科技重火器之變革,經濟有資本之萌芽,產鐵量為歐洲之和,工業產值占世界十分之六,利瑪竇《中國劄記》讚曰‘這裏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

及滿清時,棄火器,用戈矛,工業產值唯有世界百分之六,見輪船疑用牛拉,欲起檀道濟以禦日軍者,竊據要職,比比皆是,英國特使馬戛爾尼曰‘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很多人沒有衣服穿……軍隊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中國有愚蒙落後之名,皆由滿清。”

“汝言明皇苛庸,民不聊生,康乾盛世,為史之冠,試問有明16帝,有百姓起兵者,有幾君,滿清10帝,無義士揭竿者,可曾有?

明皇驕奢,有何遺跡,圓明頤和,自何處來?內外交困之際,以軍費修宴樂之園者,自古及今,有幾人歟?”

寫完之後,猶自憤憤不平,歎息道:“可憐天不佑我華夏,五千年上國,毀於建奴之手!”

忽覺身後一陣幽香襲來,沁人心魄,回首望去,卻見一位宮裝麗人,立於身後,那毫無一點瑕疵、超脫塵世之外的美麗,完美的詮釋了傾國傾城這個詞語。她所在之處,無論豪宅陋室,山巔地窟,都已沒了分別,因為她的芳華,已經吸引了人的全部注意力。

麗人見朱天玄癡態,掩口一笑,頓時滿室生春。朱天玄這才回過神來,搖了搖頭:“我這是在做夢嗎……”

麗人笑道:“公子豈不聞莊生夢蝶之說?便是生死寂滅,又焉知不是夢醒時分呢。今日妾身不速而至,卻有一事相求。”話音宛轉美妙,動人心魄處,毫不遜於她的容貌。

天玄歎道:“昔日我讀金庸先生之《天龍八部》,嚐鄙段譽之癡傻。今日見了仙子,才知道麵對如此佳人,天下間男子,誰能不甘為驅策呢。仙子但有所命,天玄無不遵從。”

麗人橫了他一眼,嬌嗔道:“公子此說,倒似妾是狐媚禍水一般。近日凡間頗多穿越之文,家姐稱皆為空想臆妄之言,曆史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豈是一二人可變;妾身卻以為成敗之間,相去不遠,雖一士之才,若用之得宜,亦足以扭轉天數。

妾與家姐相執不下,故作賭選一後世之士,送至前朝,且看能否逆天改運。家姐以大神通,依塵世《碧血劍》一書,開辟一小千世界。妾觀公子頗知曆史,又有逆天之願,遂冒昧來訪,不知可願至此界一行?”

天玄聞言大喜,但細細思之,又躊躇道:“此固天玄之所願也。隻是明末災害連年,盡多盜匪,崇禎又刻薄多疑,我不通武功,又無顯赫家世,何以立足此界,取信天子?”

麗人笑道:“公子放心。妾與家姐相約,可滿足公子三個合理的要求。”

天玄大喜道:“多謝仙子體諒。我的三個要求是,第一,請教給我冶金火器之術;第二,請賜給我絕世武功;第三,嗯,賜給我一位像您這樣美麗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