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從地上爬起身來,隻見一支箭插在他的左眼上,鮮血淋漓而下。.李自成極是悍勇,拔下箭枝,挺立地上,由部下為他包紮傷口。他一聲不響,待到傷口包好,拔刀前指道:“將此城屠的雞犬不留!”部下大聲奉諾,各自分工,有的攻府,有點去各處傳令。
&&&&原來放箭射瞎李自成一目的乃是周遇吉夫人劉氏。她也是將門虎女,聽聞丈夫殉國,便召集自己訓練的女兵,埋伏在院牆後,打算射殺一些闖軍報仇,沒想到居然射傷了李自成。
&&&&闖軍尋來幾個屋梁撞門,卻發現府門已被堵死,急切間無法攻破。劉氏帶著女兵,居高臨下地放箭,倒是射傷了不少闖軍兵士。李自成在後麵看的大怒,下令放火燒府。周遇吉闔門歿於此役。
&&&&李自成燒了總督府後,還不解氣,下令兵士屠城報複。闖軍攻城受了好大一個挫折,此時趁機發泄,保定一城,頓成地獄,到處都是老幼婦孺慘叫呼號之聲。這場屠城持續了數日,整個保定,除了逃出城去的百姓,城內竟是嬰幼不遺。
&&&&此戰下來,闖軍李自成重傷,大將李過陣亡,兵士死傷逾萬人。李自成召集眾將商議道:“北京京營有大軍二十萬,若是都跟周遇吉一樣,怎麼得了?況且山海關還有關寧軍十萬,數日內就可回援北京。不如回返洛陽,再做打算。”眾將猶豫未決,隻是勸他留駐數日,看看東西兩路軍進展如何,再做打算。
&&&&數日後,李岩和劉宗敏傳來捷報,山西和山東兩省盡數攻占。李自成大喜。沒兩天更有宣大監軍太監杜勳親自投效。他不僅自己投降李自成,還帶來了京營監軍王之心和東廠廠公曹化淳的密信。李自成看後大喜,長驅北上,京師大震。
&&&&左都禦史李邦華,大學士蔣德琅,與少詹事項煜,倡議遷都,崇禎有旨謂:“國君死社稷,朕知死守,不知他往”等語。一麵下詔令寧遠總兵吳三桂與長平公主率兵勤王,一麵令太監杜之秩監軍居庸關。
&&&&李自成兵至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首議迎降,巡撫朱之馮登城誓眾,無一應命,乃南向叩頭,縊死城樓下,太監杜之秩開關納賊。闖軍遂陷昌平,焚十二陵。
&&&&崇禎看到軍報說闖軍兵迫京師、祖宗陵寢被焚,閱一行,歎一聲,待到瞧完軍報,下淚不止。各大臣亦麵麵相覷,不發一言。崇禎顧語工部尚書範景文道:“這都是朕的過失,卿可為朕擬詔罪己便了。”言罷,掩麵入內。
&&&&範景文等領旨出朝,當日擬定罪己詔,呈入內廷,即時頒發出來。詔中言辭懇切,檢討自己施政隻過,希望得到臣民諒解,號召臣民恢複河山。隻是此時闖軍薄城,京城內人心惶惶,又有誰會關注此詔,誰能力挽狂瀾呢?
&&&&與此同時,清兵兵入薊州,威脅山海關,吳三桂不敢離開。
&&&&闖軍兵迫京師,城外三大營,或降或潰。英國公張世澤飛奔入宮,報知形勢。崇禎即召太監王之心和曹化淳募兵守城,且令勳戚大臣,捐金助餉。太監王之心最富,不肯輸捐,崇禎涕泣而諭,僅獻萬兩白銀,餘者或捐千兩、百兩不等。這些太監尚且私下抱怨,在宮牆上寫“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等語。眾大臣更是裝出自己清廉自律的樣子,一毛不拔。
&&&&崇禎搜集內帑銀兩與宮中金銀器物,勉強湊足二十萬兩白銀,充作守城軍餉。王之心和曹化淳又將軍餉吞沒,對將士托詞乏餉。所有守陴兵民,每人隻給百錢,還要自己造飯。大眾買飯為餐,沒一個不怨苦連天,哪個還肯盡力?
&&&&李自成與李岩、劉宗敏會師北京城下,合軍數十萬,將京師圍得水泄不通。李自成在彰儀門外向城上喊話,襄城伯李國楨在城頭回複道:“我入你營為質,你派人與聖上麵議。”李自成回答他:“何用為質!”即遣降賊太監杜勳入城。
&&&&杜勳入城後,直奔大內,途中遇到王之心和曹化淳,密語多時,言道“我輩富貴自在,何必擔憂?”等。杜勳入宮見帝,轉述李自成議和條款,內容為:割陝西、山西、河南三省,封李自成為大順王,犒賞軍銀百萬兩,以後與大明兄弟相稱。內閣諸臣緘默不語。
&&&&崇禎聽了條款大怒,推倒龍椅,罵道:“闖賊狂悖至此。祖宗之土,豈可予賊?”下詔禦駕親征,並讓英國公張世澤搜尋勇士,護送太子朱慈烺南下江南,並詔封長平公主為攝政公主,都督內外諸軍事。群臣聞詔,知道崇禎已有殉國托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