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等資質,元海占據空竅兩三成,丙等資質,元海占據三四成,通常會停在二轉境界,乙等資質,元海占據五至七成,甲等資質,元海充足,是空竅的八至十成,這樣的人自然修行天賦最高......
這是九天十地人人皆知的基礎常識。
在不同的人眼中,空竅又有著不同的見解。
在步憐香眼中。
空竅就是一個另類的器,一個與靈器法器與之類似的工具。
它既充當容器又充當一個轉換器。
假如簡單地把空竅比作水缸和打水工具的整體,靈氣轉化成的靈力比作水,使用靈力看作使用水。
那資質便決定了這個水缸和打水工具的大小、體態。
若甲等資質是一個大型水缸,外加一個大號水桶。而丁等就相當於一個超小號水缸和一個爛木瓢。
所以從起點上而言,無論丁等如何努力都無法依靠爛木瓢戰勝甲等。
但這隻局限於初期以及除了資質外一切條件對等的情況。
把目光局限在狼牙荒林這一類的小地方才會額外地突出並強調資質的重要性。
可放眼整個南疆,放眼九天十地,各大門派勢力首先強調的就不是什麼資質,資質固然重要,但修行中資質並不代表絕對。
甲等雖少,但放眼九天十地,放眼整個人族曆史,甲等數之不盡。
可,能在曆史長河中留下濃重筆墨的人傑天嬌卻寥寥無幾。
人生來就不是平等的,出生、悟性、資質......
又分別對應機緣、心智、資質。
修行一路最重機緣,機緣所代表的並不僅此於奇遇,這還包括自己的出生、經曆、眼界等等。
其重要性......
步憐香十三歲,李雲心十二歲,雖不清楚步憐香的身世背景如何,但她出生狼牙荒林外,知道至尊、仙帝等各種傳奇事跡。其眼界間接造就了她與眾不同的心性,與之對比,任何方麵都是李雲心完敗。
兩人間或許還看不出多少差距。
那就拿步憐香和李氏一族的三代族長對比吧。
甲等資質,五轉人仙高手一生都未曾遠離狼牙荒林多遠,終其一生,甚至無法得知六轉是否為真。
而步憐香不過十三歲少女,一轉初階,甚至敢保證七轉的存在,並能清楚地了解其中仙帝與古神的區別。
所以,機緣理當其首。
其次是心智,心智包括智力、悟性、才情、心性等等,修行低下者泛指悟性,修行高深者多指心性,便是那傳聞中縹緲的道心。
修行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便是資質如甲等之上的初代,也會陷入修為瓶頸壽元將盡無法突破的窘迫,或付出無數努力,寸步不進的失望......
資質所造就的虛假天才是有著保質期的。
因此資質低下的努力者逆襲一事並非沒有,在南疆至今還流傳著一段“三百年前他不如人,三百年後人不如他,可抗仙帝”的傳奇故事。
所謂天才並不是資質高就能夠被稱為天才的。
同為甲等資質的三代族長終其一生卻也不過五轉?
在別人眼裏或許多了不起,但在步憐香眼中也僅此而已。
據說一代族長活了兩百多歲?嗬,如果不是夭折,那他不是連第一劫難都沒渡過去嗎?
三代族長,死因不明,不過推測之下,他應該沒活過二百歲,可曆史李氏一族曆史記載並未有過大戰。
也就是說,三代可能死在了災劫之中。
廢物。
或許是因為眼界的不同,步憐香才會如此傲慢,才會將麵前的整個家族都不放在眼裏。
隻是不知道步憐香的這份傲慢是愚昧無知,因為不過有點見識的得意忘形,還是有著某種實力為基礎的自信?
雖然李雲心跟著姐姐一起逃課,這讓她有些欣慰,不過她也確實煩李雲心跟著自己。
時不時地問各種麻煩問題來煩她,尤其是仙帝、古神、帝君的區別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解答起來太過麻煩,光是最簡單的仙帝承載天命就難以解釋了。
步憐香懶得去解釋,但是這家夥卻好奇得不行。
好不容易用一句『你要是真感興趣不妨自己去成就仙帝去體會一番』糊弄過去。
結果他又來了新的問題。
該死的臭傻/逼,居然開始對她感興趣了嗎?
“步憐香,你是從哪來的啊?離這裏遠不遠啊......”
這不就是在問她的身份嗎?她的身份啊,說來她自己都不是特別明白自己到底代表著什麼,禍亂?希望?就算不說這個,她來自哪裏怎麼來也麻煩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