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1 / 2)

“明天,老宋再死命地催老子要學費,老子非跟他幹,大不了不念了。”

“我幫你。”

“我也幫你。”

當陳新對著麵前的兩個兄弟火冒三丈地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隻有十四歲,剛讀初二。才這個年紀的怎麼會說出這樣惡狠狠的一番話來呢?因為被逼的。

老宋是陳新的班主任,身為一名傳道授業的人民教師,卻是典型的一個勢利眼。對待班上家庭條件優越和家庭條件不優越的學生態度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即便學習成績再差也會諄諄教導孜孜不倦。而家庭條件不好的,除非學習成績特別好,否則連正眼都懶得看你一眼。很不幸,陳新就是屬於那種家庭條件很不好學習成績也很糟糕的學生。所以像陳新這樣的學生在老宋眼裏就是一無是處的爛學生,連瞄都懶得瞄,更別說正眼看了。

其實原本陳新的成績是不差的。小升初考成績在班上排第十一名,在七十多人的班級裏這絕對算是上等。為何到了後來成績落後了呢?除了自身原因之外,更大的一個外因就是因為老宋對學生們的差別化對待,導致了陳新現在的局麵。

初一那會原本是按照初考成績排座位的,以陳新當時班上第十一名的成績自然應當排在前兩排。但不知為何,當時老宋卻把陳新排到了第四排。排到第四排也就罷了,可後來不斷地又往後調,調來調去,就調到了最後一排。由於後排的同學成績本身就差,也不大愛學習。陳新原本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被調到一群成績差的同學當中,難免會受影響。畢竟正是好玩的年紀,自我控製力又不強,加之視力也不好,坐在最後一排往往看不清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東西,成績怎能不下降呢?陳新也找老宋談了幾次話,希望能把座位朝前調一點,但每次都被老宋毫不客氣地拒絕。還說視力不好怎麼不配眼鏡,憑啥給你特殊照顧。

要知道並不是陳新不願配眼鏡,而是家裏條件確實困難,雖然隻是配一副眼鏡,但對陳新家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陳新家兄妹五人都在上學讀書,大姐在外地讀大學,還有一年才能畢業。二姐在市裏剛讀中專,三姐在另一所學校讀高中,另外還有一個弟弟還在上小學。如此重的家庭負擔,而陳新的父親又是一名下崗工人,現在幫人幹電工,母親則在工地上打零工,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這些陳新都跟老宋說過,可老宋根本不管這些,於是到後來索性連理都不理陳新了。後來陳新聽說老宋是收了班上不少學生家長的禮,所以才把那些學生的座位排在了前麵。好友阿彪跟陳新說如果陳新也給老宋送點禮,老宋保準給陳新調位置。可陳新要是有錢給老宋送禮,何至於不配眼鏡。

陳新的成績就是在初一階段被甩了下來,除了老宋的原因,另外陳新也被周圍的一些不良誘惑給慢慢帶壞了。比方說打遊戲機,這玩意陳新小學那會都不沉迷,結果上了初中卻迷戀上了,還有那會網吧的興起,也是這些青少年們趨之若鶩的地方,自己有些墮落所以也全怪不得老宋。

初二新學期,陳新的學費又拖了。沒辦法,父母得先把陳新三個姐姐的學費交齊了再想辦法解決陳新和弟弟的。陳新弟弟讀小學四年級,已經被他們班上的那個胖老師攆回家好幾次了。老宋雖然沒攆陳新回家,但已經在班上當著所有同學的麵用一種極其不耐煩的態度加鄙夷的口氣催了陳新好幾遍。昨天早上還發了狠話,說要是下禮拜還帶不來學費,就別來上學了,回家幫家人幹活賺錢吧!像陳新這樣的,讀不讀書一個樣。就是將來考上大學了也讀不起,不如趁早下來打工幫家裏賺錢。

老宋的這番話突破了陳新的忍耐極限。好吧!老子就抱著禮拜一被開除的準備了。隻要禮拜一老宋還跟要債似的向陳新催討,陳新就真跟他幹。

周六的時候,陳新跟好友阿彪,錢海龍又聚在了一起。當陳新把想法告知他們的時候,他兩竟一致地支持陳新,並都抱著大不了被開除的想法要和陳新一起痛揍老宋。這也難怪,誰叫老宋人品那麼差呢!阿彪和錢海龍是班上跟陳新玩的最要好的兩個同學,不僅現在玩的要好,小學那會他們就已經認識並時常在一起玩耍了。要說他們三能玩在一塊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三個人的家庭背景相當。錢海龍的父母是菜市場賣菜的小商販,雖是小本生意,但買賣公道從來不給人家缺斤少兩,所以陳新爸媽經常隻買他們家的菜。錢海龍家姐弟三個,他是最小的,和陳新一樣也是因為家中兄弟姐妹多所以家庭條件才不寬鬆。而阿彪的家庭背景就更差了,阿彪家中就他一個孩子,但是他家隻有他跟他老爸。阿彪的父親是個泥瓦匠,阿彪的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跟別人跑了,據說是因為嫌他爸窮所以跟了別人。不過陳新覺得阿彪的媽之所以跟別人跑了或許並不隻是因為他們家窮,而是阿彪的父親好嗜酒如命,時常喝的酩酊大醉。一醉就打人罵人,陳新估計阿彪的母親就是因為受不了這個才跟別人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