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來墓盜(1 / 2)

“夜執陽~”

“小夥子名字起得不錯,坐那兒吧。”

榆市、文物局、

帶著金屬框架眼鏡、坐在老榆木辦公桌旁的主任李林堂,翻看著夜執陽的人事調動證明。

“小夥子這麼優秀,怎麼會想來榆市的文物局工作?”

放下證明後,李林堂望著夜執陽,有些不解,神色深處略顯惋惜。

證明裏,夜執陽名校畢業,在校期間曾參與過好幾次市級考古項目,可榆市曆史貧瘠,回到這裏,實在屈才。

“目前來說,榆市的考古發現雖然不多,但也代表著有更多的曆史塵封其中。”

“晚輩回到這裏,既能夯實基礎,也能為這裏的考古工作奉獻一份力量。”夜執陽麵露真摯,有條不紊地道。

話落,李林堂眼芒一亮,含笑點頭。

叮鈴鈴、

恰時,桌上電話突然響起。

“李主任,市郊的村民說,他們在地下發現了古墓,而且…而且裏麵還是四條通道。”

電話接起,不等李林堂開口,那頭的急切聲音立時傳來。

“四條?四道大墓?”

正坐著的李林堂噌地從椅子上站起,兩顆眼珠子炯炯放光。

“是不是墓道尚不清楚,我們先去確定位置。”

那邊的聲音同樣充滿了喜意。

“好,我們隨時電話聯係。”

“小陽,今兒個要是運氣好,咱榆市恐怕也要發現四道大墓咯。”

掛斷電話後,起身後的李林堂的手掌不斷摩搓,嘴角更是要咧到耳根子。

“對了、說起這四道大墓,你了解多少。”

“這…”

李林堂突然問起,見狀,夜執陽抬頭望了這位主任一眼,略作沉吟,眉頭卻緩緩皺起。

“李主任,如果我沒記錯,榆市郊區…應該是一片土平原吧。”

“的確是。”

李林堂一怔,點頭道。

“依先前那位同事的意思,四道大墓是在地下,可李主任也知道,要在平原地下建造一座四道古墓,那難度…”

對麵,夜執陽話音淺止,可作為聽者,李林堂方才猛地反應過來。

四道大墓需要借助青山搭建地勢,為半露在地麵上的明墓,可這裏並無地勢可借。

“還有…四道大墓乃是皇陵規格,但從地域曆史來看,咱榆市這邊在曆史上也沒有出現過正統皇帝,畢竟我們不能真將闖王李自成、大西皇帝張獻忠和西夏太祖李繼遷算進去。”

“所以…如果我沒有猜錯,這座古墓的規格,可能有些問題。”

夜執陽話罷,辦公室氣氛徹底安靜了去。

“你這一說,倒讓我清醒不少。”

李林堂歎了口氣:“也是…整個函夏國出土的四道大墓也沒有幾座,這份兒好運怎麼能砸在榆市頭上?”

一座四道大墓的發現,對當地的空白曆史將是濃墨重彩的填補,可夜執陽的分析又不無道理。

一旁,觀李林堂期盼與失落交織的神色,夜執陽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說來也憋屈!”

李林堂抹了抹臉龐,苦笑道:“自打接手榆市文物局主任,我就沒幹出什麼像樣的成績,年紀越大,就越指望當地能出個考古大新聞。”

“大衛王宮殿謎團考古那件事兒你知道不?爭氣的人,都自己琢磨著能搞出什麼成績嘞。”

思緒平靜一些,李林堂聊起了一年前震動函夏星考古界的一件事。

考古界泰鬥莫子揚的得意弟子,竟然隻身前去以色國解開了傳說中的大衛王宮殿之謎,並在國字頭考古期刊發表文章《試釋大衛王宮殿三大謎團》,這是何等的榮譽。

“我也不求有那個考古天才一半的成就,但凡有個零頭,咱也就算為考古界做了點實事兒。”

李林堂苦悶道。

“你這…”

辦公室裏,聽聞李林堂這一說,夜執陽眼觀鼻、鼻觀心。

“怎麼了?”

見夜執陽像是心虛,李林堂好奇問道。

“大衛王三大謎團的考古論文,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晚輩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