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蹲守起因(1 / 2)

初夏的早晨,天亮的早,五點左右就見到太陽的微光。

借著太陽的微光,薑山剛打了盹的眼睛還不太適應周圍一切,恍忽中如同影視劇中演義的陰間場景。

薑山一瞬間似乎忘了自己身在何處,疲乏讓人產生幻覺,困頓使人陷入冥想。

薑山這時大腦深處冒出一個影子,他是薑山的警校同學和同事劉韜輝,薑山此情此景下理解了劉韜輝自殺的心理情結。

蹲守了一夜的薑山,麵皮用手一摸全是灰塵,胡子竄出老高。這種野外蹲守對警察來說是一種折磨,精神和肉體上,都是無形的暗傷。

豪情些的說法,是獵手與獵物的較量,是毅力與意誌的堅守。

這種較量是殘酷的,結局一是獵物被擒,二是獵手空耗精力。

不管哪種結果,都是兩敗俱傷的,從身體上、心理上,凡是互為敵手、進行較量的活動,沒有傷害是不可能的。隻不過有明傷、暗傷、隱傷之分。

薑山遠望著在越來越明的天光映射下的那處地勢稍高些的房子,周圍一點動靜也沒有。

借著晨光的透射,他看到一同蹲守的王漸進在遠處輕輕活動著手腳,看來王漸進接班後沒打盹。

薑山嘴角露出一絲笑容,王漸進和他第一次蹲守一樣,還保持著新奇感。年輕真好,一點也不怕累。

薑山一旦醒來就不能再入睡,但他考慮到白天還要繼續工作,就變換了一下姿勢,合上眼假寐。

閉眼養養神也好,薑山安慰自己,但大腦卻不聽使喚,繼續亂七八糟地想著事情。

接手這個案子,薑山受到了從警以來最多的一係列刺激,幾乎讓他產生打退堂鼓的念頭。

薑山從警是個陰差陽錯的結果,本來是想考中文係的,沒想到分數稍差些,就被選為刑事專業。

大學畢業後,他多年愛好文學的素養,讓他進入辦公室係統,寫材料也寫出了眉目,得以提拔成為中層幹部,又借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之機,到刑警大隊幹了副大隊長。

一幹就是三年,薑山越幹越喜歡刑事偵察工作。喝上點酒,他還發自內心地向仍在機關裏混的同事好友說過,這才是當警察呢。

在沒接手這個案子之前,薑山說的是真心話,薑山非常喜歡刑警這種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是在辦這個案子當中,薑山的這些想法卻發生了動搖。

人生愛好不能當事業幹,也不能任由愛好主導人生。

畢竟人都是有家有口的,還需要生活,還需要養家糊口,也需要在社會上活的好些。盡管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但是人與人總是比來比去地活著。

警察也是人啊,在公安內部與同事比,在社會上與同學好友比。

這種比較是不經意的,自己內心會比,妻子會比,孩子也會比,親朋好友都會在內心裏掂量著比。

有時不說破還好,也有比過了的人,最後還會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尋求心理上的自我滿足。說是阿Q精神也好,說是心理健康需要也好,現在這種比是具體的,物化的。

社會化大分配的變化,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自然就會產生這種比較。中國人不患窮,患不公,也容易滿足。

前兩年,局裏還組織民警換位思考,到人力資源市場上去找工作,到社會上去打工,尋找職業的自豪感,或者說是自我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