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逍隻見佐羅大師隨手拿了幾塊他錘煉過的百煉鐵,扔進了火爐之中。雙手伏在那八卦陣上,運輸著真氣,似乎還要再淬煉那些白煉鐵似的。
“上好的材料自然是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行的,就像我們武者,隻有經過不斷的磨練,堅持不懈的努力後,才有可能成為該是強者!”似乎是看出了穆逍眼中的不解迷惑,佐羅大師便好心的解釋道,當然也沒有忘記提醒穆逍時刻都要努力,不可以鬆懈下來。
“白煉鐵隻能鍛造出普通的武器,沒辦法灌輸真氣,而且容易損壞。再次淬煉出來的就是千精鋼,可以鍛造出上等武器了。不僅僅是堅硬程度加強了,更重要的是能夠經受真氣的加持,對於武者來說,有時候擁有一件趁手極品武器,甚至能夠令他越級戰鬥,更甚者就是能夠跨階戰鬥了。”佐羅大師細心的介紹著。
不一會兒,鋼鐵也被佐羅大師給煉化了,於是將其接引到事先就準備好的模具之中,在用地底河水澆築,之後佐羅大師拿出一旁的大石錘,隻聽得“叮…叮…叮…”幾聲,一柄寶劍好像就要完成了。
“好了,一柄寶劍的胚胎就算是成了,之後就看自己的喜好,刻上一些紋飾,再加個掛件,基本上可以說是大功告成了。”佐羅大師看著手裏的劍說道,“好了,現在就看你的了,隻要你能在這些材料用完之前,完成出一柄寶劍,就算是成功了。要想知道是不是一星寶劍,你就把真氣輸進去看看就明白了。好了,你自己看著辦吧。啊,該去老藥師那討酒喝了,你自覺些,別偷懶啊。”
看著佐羅大師走遠了,穆逍便躍躍欲試起來。為了這一天,穆逍也是暗自下了苦工,把華夏古代鑄劍術大致瀏覽了些,總該有些幫助吧。
鑄劍須配合天時,一年中以春秋兩季最佳,夏天太熱,冬天太冷,皆會影響材質,尤其農曆五月,俗稱「毒月」,聚積各種毒氣;而七月則為「鬼月」代表至邪之氣,對象徵正義化身之劍,皆不適合。不過這裏是無盡世界,天氣總是那麼好,更何況這裏還是佐羅大師的專業鑄劍室。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前兩個都沒問題,現在主要就是要看自己了。
在中國古代的各種工匠中,最受人尊崇的,就是戰國時代吳、越兩國的鑄劍師。他們不但名留史冊,甚至許多刀劍,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猶如,鑄劍名工幹將被楚王召見進宮,據說王妃生下一塊純青透明的鐵,大王知道是異寶,便決計用來造一把劍。將鐵塊捧回家後,幹將與妻子日日夜夜地鍛煉,費了三年時間,鐵塊未鎔,鐵水不下,夫妻倆剪下頭發、指甲,投入火中,鐵水終於流出。最後開爐時,嗶啦啦地騰上一道白氣;漆黑的爐子裏,躺著通紅的兩把劍,幹將用井華水慢慢地滴下去,這樣七日七夜,就看不見了劍,仔細看時,卻還在爐底,純青的,透明的,正像兩條冰┅┅精氣遙指鬥牛之間。那些神劍出世總是驚天地,泣鬼神的。
穆逍自己明白,現在的他可沒那個本事,就算有也沒用,無盡世界可是有著明確的等級分割,自己的材料隻是普通級別的,之上可是還有上等,極品,仙靈,天絕,神玄,聖滅級別的。要想鍛造出神器,那就必須得有神玄級別的材料才行。
可是穆逍看看手中的百煉鐵,似乎華夏古代鑄劍術中也有記載。華夏的百煉鋼就是一種花紋鋼,**上的花紋,是鋼鐵坩堝鑄造時結晶的天然花紋;武者手中寶劍上的花紋,則是局部淬火法形成的溫度線;中國的花紋鋼,是百煉鋼製作過程中不斷折疊鍛打後出現的紋理。魏晉時代的文學作品「魏都賦」就形容當時的寶劍「流采之珍,素質之寶,乍虹蔚、波映,或龜文、龍藻。」「古代對於花紋的形容,如雨、如雲、如流星。以前看到這些文字,覺得古人真是誇張,後來看到刀劍上的紋路,才知道真有其事」中國的百煉鋼之所以會發展出各種花紋,是因為可以從花紋的排列整齊、細密與否,鑒定工匠鍛造時所花的心血與其功力。淬綠水,鑒紅雲刀胚完成後,要用銼刀小心地銼出平而直的「荒麵」,再刨出血槽、繼續刨光。刀身打造好之後,還需要經過入水「淬火」。金屬經過急遽冷卻,可以增加刀的硬度,而變得鋒利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