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報,不就是官府間傳遞文書和消息的報嗎?張秀才和李享自然是知道。
馬世勳和史大亮也知道塘報,是軍事類的報。
至於名刺,大家更是熟悉了。就是名片的前身。
眾人一解釋,朱栴才知道眾人都知道這些,知道就好辦了。
“公子,這塘報、邸報曆來都是官府在印製,也是在官家間流通,我們的這花間坊不過是一個做買賣的,有必要印製報嗎?”李享道。
“李先生說的是,有此必要嗎?”杜十四娘道。
“有,太有必要了,公子說的是,我們這花間坊所印刷的雖不是官家的塘報、邸報,但意思差不多,隻是我們隻在商言商,不涉官家的東西便是。”張秀才還是很讚同朱栴的主意。
還是有聰明人,朱栴看著張秀才,不成想這落第秀才有這樣的先見之明,若放在後世,他絕對是位營銷高手。
“張先生說的是,我花間坊不但要印製自己的報,還要刻意印上勳貴的事跡,以刺激他們注意咱們,這些勳貴哪家缺錢?他們所需要的更多的是認可和希望得到朝野上下對他們功勞的肯定”朱栴解釋著自己的主張。
“這報是給誰看呢?除了這些勳貴,哪些富戶會買咱的帳嗎?”馬世勳也多了想法。
“若有了當今天下最大的主子題字,還怕沒人關注嗎?真是想想都讓人激動,哈哈,哈哈。”張秀才這樣一說,眾人都睜大了眼睛,隻有朱旃心裏和明鏡一樣,知道他說的當今天下最大的主子是誰了,除了父皇朱元璋還能有誰人?
“張先生的言下之意是?”李享似是忽地明白了什麼。
“沒錯,我花間坊有皇上的題字,各位還有什麼好怕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家請看!”張秀才說著話,從收銀櫃台前拿出了一個錦盒。
眾人都齊刷刷瞪著這錦盒,張秀才不慌不忙的打開,裏麵是一幅折好的字,打開後,眾人都驚呆了,原來這正是當今皇上朱元璋的禦筆題字,“花間坊”幾個剛勁的打字還散發這一股墨香。
朱元璋自幼家貧,靠給地主放牛為生,到後來打下天下,卻時時不忘學習練字,這字雖不如大儒們的字考究,卻也不失一代帝王的霸氣和勁道。
朱栴看到也真是醉了,這父皇題字已然是先自己到了花間坊,看來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是逃不脫父皇的監管啊。
不過,還是很高興,畢竟有了父皇的題字,這生意就好做了,官商,官商,這有了官罩著,這商可就是所向披靡,無人可及了。
“我說怎麼來著,這時機一到,好事就跟著來了,各位就跟著本公子賺錢,做明朝大官人吧!”
朱栴看著眾人,豪氣的大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