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鄰有佳人,雅致異凡俗。層層圍珠璣,團團錦繡簇。堪並桃李顏,爭向東風逐。恍如萼綠華,伶俜步芳躅”。時光到了三月,到了桃李綻放,櫻花盛開的季節。在三月的春風裏,履行好疫情防控的手續後,我來到零陵永州職業學院,看到那一株株櫻花開出橢圓卵形美麗的花朵,紅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掩映重疊,爭妍鬥豔,似雲若霞。一堆堆,一層層,好像雲海似的,在朝陽下溢彩流光,微風吹拂,櫻花曼舞,給人以特別的美感。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花光照海影如潮遊俠聚作萃淵藪”。就在職院裏,除了老師、學生,還有一些市民聽到這裏的櫻花盛開了,也紛紛走出戶外也來欣賞這裏盛開的櫻花,人們行走在櫻花之中,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的在櫻花下拍照留影,有的張開雙臂把櫻花擁抱,有從石徑、籬笆、草地上撿起剛飄落櫻花送進嘴裏,甜中帶澀,有一種清清的香味兒。好一幅櫻花人麵的美麗圖景。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塵煙。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風暖熏開花萬朵,醉人寰。似錦嫣紅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癲。夢臥花叢何所處,富士山!”。看到這姹紫嫣紅的美麗櫻花,就讓我聯想到冰心的《櫻花讚》,在日本,櫻花是日本國的國花。而富士山更是日本欣賞櫻花的最佳處。過去的我還以為櫻花發源於日本的,其實後來我知道,日本的櫻花是從我國傳出去。中國才是櫻花的發源地。
據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鑒》記載,櫻花,起源於中國。櫻花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被人工栽培後,這一物種逐步傳入中國長江流域、中國西南地區以及台灣島。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曆史。漢唐時期,已普遍栽種在私家花園中,至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烘托出一個盛世華夏的偉岸身影。白居易“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遊”。對櫻花在唐朝時間民間就廣為栽種就有了很好的表述。南宋王僧達“初櫻動時豔,擅藻灼輝芳,緗葉未開蕾,紅花已發光。明代於若瀛”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他們對民間櫻花又做了生動的描寫。
盛世大唐,名震海外,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櫻花隨著建築、服飾、武術、劍道等一並被日本朝拜者帶回,櫻花一傳到日本,日本人民就因櫻花很渺小,但非常團結,她從不獨株爭豔,而是齊心合力以成片的花海為世人帶來驚世駭俗的美愛上她,從而成為日本的國花。櫻花是在中華文明對外交流使者,是“花中昭君”,是友誼和諧之花。
櫻花不是常開之花,它的生命短促,大約是開一個多星期,一個星期後,櫻花就凋落毫無眷戀,拂袖而去,然後隨一陣清風所有花瓣被風帶動著飛向天際。但它短促的生命綻放出無限的燦爛,萌發出異樣的光彩。櫻花給人以珍惜青春、珍惜當前、隻爭朝夕的心靈感悟。也告訴人們人即使是在生命的盡頭也要華麗的退去,不留下人生的任何遺憾。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濁陷渠溝”櫻花不僅美麗,而且高雅,質樸純潔,宛如懵懂的少女,安靜得在春天開放。櫻花花瓣飄落後,不僅不汙染土地,更能化作滋養樹幹的養分。,
櫻桃花參差,香雨紅霏霏。梅花謝後櫻花綻,淺淺勻紅。我從回憶中轉過神來,看著這三月燦爛的櫻花,它合力綻放的開著,怒放時毫無保留、它驚世駭俗的美麗讓人震撼。我想著櫻花的過去和經曆,感悟著它的氣質和本性,對其更充滿了無限美麗的遐想和敬意。讓我更愛上這美麗爛漫的櫻花!